如今,不少年轻人对恋爱产生恐惧心理。在到了恋爱的年龄却不敢恋爱,害怕受到伤害。在恋爱面前,会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惊慌失措等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恋爱恐惧心理?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走出恋爱恐惧?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了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利萍,为年轻人支招。 恋爱恐惧症不是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模式 张利萍表示,“恋爱”对大部分人来讲,可谓是人生中最甜蜜的时光。经由恋爱,青年男女们体验着最丰盈的情感,并走进稳定的婚姻家庭中。 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讲,恋爱成了可望不可及的美好。她举例说,比如想好好爱一场,但又害怕失去,害怕受伤;因为在过去的生活中目睹了婚姻和家庭的一地鸡毛,暗暗发誓“不婚不育”;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因此每一场爱恋都是暗恋;一想到恋爱的结果是“失去自我和自由”,因此每次要谈婚论嫁时就会分手…… 张利萍认为,严格意义来讲,恋爱恐惧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模式,主要特点是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恐惧,在行为上表现出退缩和回避。恋爱恐惧是指在建立亲密关系方面,存在着强烈而又不合理、不必要且不可抑制地害怕、恐惧、排斥,并因此回避婚姻的心理状态。 恋爱恐惧心理模式形成原因呈现多样化 既然恋爱恐惧只是一种心理模式,那么,这种心理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呢?张利萍认为,形成的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原生家庭创伤经历的影响。 她表示,很多人在成长经历中都有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阴影”,这就是创伤经历。比如,父母的一生在争吵中度过,甚至引发严重的肢体冲突或身体伤害;父母之间看起来吵架次数不多,但仅在表面维持和谐,实际上没有内心的沟通和情感的流露;父母之间相互不信任,经常在子女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并贬低对方的人格和价值。 “在长久的生活中,若缺少有效的改变或和解,经由模仿学习的作用,自己可能会依据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发展出自己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和行动模式。”张利萍说,毫无疑问,这些负面的认识和行为会成为发展亲密关系的最大障碍。“另外,这些负面创伤记忆,也可能会在自己经历亲密关系时,被相似的场景激发,由此引发自己关于恋爱的负面体验。” 其次是依恋模式的影响。她表示,依恋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如果说一生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基石,那便是安全的依恋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婚恋关系很大程度受早期依恋影响。”张利萍说,幼年时期与重要他人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孩子,长大成人进入恋爱关系中,仍然会延续亲密、热情的风格,他们愿意付出,对自己和对方充满信心,在沟通上也更为真诚。 她认为,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很难付出热情,他们对自己不太自信,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看起来似乎是不亲密、不热情、不考虑他人的,内心经常充满了挣扎和猜疑,对亲密关系的变化非常敏感。 再次是较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张利萍表示,在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喜欢一个人永远只敢远远的看着。因为“总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完美,害怕在亲密关系的近距离接触中,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然后“对方就不喜欢自己了”。 “当然,让自己觉得‘不够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身材、家境、学历、性格,甚至生活习惯等。”她说,这些低自我评价和低自我价值感,会让一个人无法以平等的身份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中,或进入到关系中会感受到更多的自我否定,因此也就容易恐惧恋爱。 最后是现实压力和自我发展空间的影响。张利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节奏。有很多年轻朋友说“谈恋爱需要付出时间、金钱、感情,将来的生活还不一定幸福,弄不好就找不到自己了,这成本太高了!” 她说,确实在基于现实压力的情况下,以及对于未来自我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很多年轻人选择了“明哲保身”??“管好自己再说”“等有了资本再说”“先经营自己再经营爱情”“先对自己负责再对两人负责”…… “从人类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个体在成年后,感受亲密关系,建立婚姻和家庭,是符合规律的必然历程。”张利萍说,而现在大批量的年轻人在恋爱和婚姻的门前踌躇徘徊,大概可以用心理学中的“退行”来解释。 她解释说,“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这种‘退行’也是导致年轻人恐婚恐育的原因之一。” 四点建议将恋爱恐惧降到最低 针对以上四种导致恋爱恐惧的原因,张利萍提出四点具体的解决建议。 对于原生家庭创伤经历的影响导致的恋爱恐惧,她建议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一方面疏导长期以来的负面情绪和认知;另一方面构建新的亲密关系模式。另外,也需要自己在生活中觉察自己的情绪,若是由过去的创伤经历引发,那么可以运用一些情绪宣泄技术来调节自己,以免将这些负面情绪带入到亲密关系中。 对于依恋模式的影响导致的恋爱恐惧,她建议如果自身似乎有着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影子,不妨试着敞开心扉,去信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同时,试着把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表达出来,相信你会收获更真实的自己,亲密关系也因此而更加真诚和可靠。” 对于较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导致的恋爱恐惧。她建议无论是普通的人际交往还是恋爱关系,任何人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因此,最重要的是好好爱自己。 “你可以更敏锐一些,捕捉自己的需要并满足它们。你可以在自己做的好的时候,狠狠的奖励自己一把。你也可以在低落萎靡的时候窝在家里,不去理会各种琐事。清楚你的需要,满足你的需要,建立你的目标,并实现它,这就是爱自己的全部!”张利萍说。 对于现实压力和自我发展空间的影响导致的恋爱恐惧,她建议需要强大自己的内心,面对“退行”要迎难而上。需要自己客观面对自身的现状、处境,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树立“走下去”的信心,而非必须以“牺牲”亲密关系来获得个人的“成功”;还需要自己客观分析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责任,以理性的态度分担两个人的生活,即:既不过于“自恋”,把全部责任都抗在自己的肩头,也不推诿甩锅,期望伴侣承担全部的责任。 “必要时,还需要你牺牲自己的一点自我,来维持两人的关系和家庭的平衡和谐。这些,都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恒心和毅力。”张利萍说。 此外,张利萍提醒,如果发现自己对恋爱有关的话题或事情感到莫名恐慌,甚至出现心慌、发抖、出汗、说不出话等症状,请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及时就医,以及时甄别与预防社交恐怖障碍、社交焦虑等其他心理疾病。通过科学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可以及早恢复正常心理和生活状态,度过快乐的生活。 审核:王龙龙 复核:王岑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