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记“心理防护” 为加强防疫知识科普,提振群众战“疫”必胜信心,疫情期间,我们将持续向广大市民朋友传递科学健康科普知识、防疫提醒、自我防护注意事项、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等相关内容。 本期我们邀请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李璐,为大家科普,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情绪问题有哪些?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 疫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身心挑战。疫情期间,一些人会出现恐慌等情绪,感觉对生活环境失去了控制,进而破坏自身的内在安全感。在这种状态下,不同的人群心理反应也有差别。 有的人心理弹性(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较高,可以灵活应对生活的变化,有的人心理弹性较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但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我们应科学且客观地对待它。那么新冠疫情的到来,会引起我们哪些情绪反应呢? 焦虑情绪 疫情期间,有些人总担心不好的结果会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存在灾难化认知,比如总害怕会被感染等。适度的焦虑会提高效率,引起我们的重视,提高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如果焦虑的时间较长或者影响到了日常工作生活,比如出现坐立不安、食欲差、失眠、出汗和尿频等症状,我们就要留意了。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上面描述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以缓解: 1.把注意力从疫情相关新闻报道转移到轻松、简单的事情上来,如玩玩游戏,看点搞笑视频等。 2.和家人、朋友聊聊天,互相关心,给彼此加油鼓劲。 3.求助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及药物援助。 抑郁情绪 抑郁是一种正常的负性情绪,是人们在经历不好的事情时的一种情感体验。疫情的到来,阻挠了我们计划许久的旅游或人生大事,会让我们对疫情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反感心理,会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子跌落谷底。可能会出现气急败坏、摔东西或者哭泣等行为。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这样做: 1.找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哭一场或者去心理宣泄室发泄一通。 2.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应该庆幸实施计划之前疫情来了,而不是在计划已经开始了又出现了突发状况。 3.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看一场有趣的电影,或是给自己做一餐最喜欢吃的食物。 恐惧情绪 恐惧情绪主要表现为害怕自己会不知不觉被感染,恐惧新冠对身体的伤害。恐惧情绪的出现会让我们学会自我保护以及寻找途径去远离让我们担心害怕的人或情景。在恐惧情绪的支配下,我们可能会出现过度防护的情况,比如不敢出门,不敢开窗,不敢和人说话交流,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等。当然,科学有效的防护我们非常提倡,但是不恰当的防护会降低防护效果。 当因为疫情的到来而过分恐惧恐慌时,可以这样做: 1.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鼓励身边有恐惧情绪的人说出自己恐惧的事情。 2.多与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人交流。 供稿: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原标题:《【疫情防控小知识】疫情期间莫“心慌”,心理调节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