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近期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增长很快,有不少人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感染了。面对身边不少的“阳性”,很多市民内心难免会感到烦躁、焦虑。如何科学应对疫情,护佑心理健康,12月17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宁雅童。 学会接纳负面情绪并积极应对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很多人会感到焦虑、担忧、甚至恐惧,害怕自己被感染,担心家人被感染后症状严重无法应对,也担心自己被感染后传染给家人和同事。当我们长期处于焦虑不安或出现身体不适后,或多或少会产生负面情绪,有的还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悲伤难过、丧失信心等状况。 宁雅童告诉记者,这些情绪反应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像焦虑、恐惧等情绪,其实是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起作用,能够让我们提高警惕更好应对当前的局面。但焦虑、恐惧情绪本身也可引起身体的不适,如自觉发热、喉咙干痒、头晕头痛等,严重时会让自身免疫力降低。如何让自己不要反应过度,保持相对良好的情绪状态很重要。 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虽然,我们在当前情形之下产生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类情绪可以放任不管。”宁雅童说,当负面情绪来临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获悉准确信息。微信群、公众号、短视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大量与疫情相关的消息,但如果不加分辨的取信,很容易引发过度的焦虑和盲目的恐慌。因此,市民需要选择权威渠道获取新冠疫情相关知识及自我防护的措施和方法,不信谣、不传谣,这样才能做到对疫情心中有数,保持适度紧张。 2.科学防控,保护你我他。正确佩戴口罩、规范手卫生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强有力方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其实现在的奥密克戎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病毒的恐惧。当前确诊患者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做好隔离防范、注意卧床休息、加强对症治疗,必要时科学规范用药,可以完全康复。一般普通中青年人病程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3.保持规律作息。有研究证明,晚睡1小时,抑郁的风险增加2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以维持心理的健康状态。 4.倾诉,与周围人保持联系。与家人、好友分享自己的担心,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焦虑情绪,同时在交流时可以发现与其他人的相似之处,也可以寻找到与己不同的新思路与解决方式,可以提高我们对于这类问题的痛苦耐受性。 5.转移注意力。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看书、画画、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在有计划的基础上,坚持去做一件对自身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可以提升我们对于生活的掌控感和愉悦感,同样对于应对负面情绪起到重要作用。 6.定时锻炼。特别是心情烦躁时,可以做瑜伽、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也可以使用运动或健身APP,跟朋友远程约好一起锻炼。坚持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抵御负面情绪的侵扰。 7.呼吸放松法。个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生理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如失眠或睡眠质量差、消化功能失调、头晕恶心、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现象。因此,学会正确的放松技巧,能够在紧张状态下有意识的调节机体功能,提高心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着或躺着),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注意先呼气,感觉肺部有足够的空间再来做后面的深呼吸;然后用鼻子吸气,吸气时在心中默数:吸气时可以让空气进入腹部,感觉放在腹部的手向上推,而胸部只是在腹部隆起时跟着微微隆起;再呼气,同时心中默数。在呼气的过程中可以想象所有不快、烦恼、压力都随着每一次的呼气慢慢地呼出了,感觉身体越来越放松了,心情越来越平静了。每次10分钟左右缓解焦虑心情。 8.必要时及时寻求帮助。心理健康如生理健康一样,难免也会出现自己无法应对需求就医的情况,如果发现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偏离常态,且状况持续2周以上,可以先通过拨打心理热线电话或者借助网络平台获得远程专业心理疏导服务。如果效果不佳,请及时告知家人或朋友,在他们的陪同下,前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或者拨打4008960960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咨询。 (记者 高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