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讲,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你内在关系模式的外显。 6岁前是心理发展敏感期,这期间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模式都是内化自我的核心要素。 所以父母或者重要抚养他人的言谈举止都将成为孩子人格路上的奠基石。
同时心理家对原生家庭影响个体机制的因素作了如下总结: 孩子对于父母或者重要抚养他人的忠诚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孩子不仅毫无条件地忠诚于父母,更会不加选择地忠诚于童年的情感反应模式,婚姻存续模式、暴力模式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尤其对童年期父母的评价深深植根心底,并将其内化为自我人格的主旋律。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年龄段都有其心理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学龄前期,是人格发展的灵魂期。 在心理发展敏感期,如果发展任务没有得以顺利发展,心理能量就会被固着住在那个时期。 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在其创立的自体心理学中说,孩童期自体的建构分为假自体和真自体。
如果父母对于生命体的成长给予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孩子就会循着自己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从而发展出健康的真自体。 而下面三种类型的家庭,很容易让自我活成假自体: 01.言语虐待型家庭 间接言语虐待 如:你还是别参加了,去了也评不上;我就知道你不行;就考了这一次好成绩,有什么可骄傲的;把你生出来,是我一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被言语虐待的成年子女,有两种反应: (1)一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许不断苛求自己,事业成功,但内心承受巨大的痛苦和压力,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内心的安宁
(2)另一种是激烈反抗,无法做到完美,所以不如放弃,一直过着失败的生活。如:完美主义-拖延-心理瘫痪 02.过度操控型家庭 对子女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让子女产生恐惧感、焦虑感、愧疚感和羞耻感而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行事和作出决定。
(1)直接操控(直接威胁) 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爱你、不再理你、不再喜欢你; 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给你钱花,如果你违背我的意愿,就是逼我去死等。 (2)被动攻击型的父母 父母通过让子女产生恐惧感、焦虑感、愧疚感和羞耻感而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行事和作出决定。
在过度操控型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的问题与反应: (1)一种是顺从、屈服和投降。 成年后的他们,通过包装,认为自己这是孝顺,但是自己内心却极其痛苦,觉得从未活出过自己。
(2)一种是极力反抗,反而成为适得其反的逆反。 过度执着于反抗父母,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屈服和投降,说明还是受到父母控制的影响。 例如:有的父母很想让子女成家,但成年子女坚决不找对象,似乎找了对象,过得幸福就是屈服于父母的控制。 实则,叛逆也是很深的认同。 (3)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模糊 操控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很难把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不懂得区分自己的需求与父母的需求,常有深深地无力感。
在正常的家庭里,这样的分化会在青春前期开始,一旦被认为滞后多年,甚至会永远无法实现。 只有当成年子女真正的面对承认操控的存在,与父母在心理上真正分离,做出改变,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时,这种剥离才得以实现。 在心理学上,这就叫做自我分化不完善,也是内心无法和谐安宁的根源。 自我分化,即一个人与其成长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共生”与“分离”的程度。 03.被剥夺的童年,做父母的父母
(1)父母自己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孩子主动或被动地成为父母一方的情绪配偶,或者成为父母双方的裁判员和调解员,为他们的关系和情绪负责。
(2)或者由于父母不称职,处于抑郁、失业、酗酒等状态,孩子不得不变身“小大人”代替父母履行家长的职责。 (3)家庭缺位与补位:当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父母缺位时,系统出于平衡或稳定的需要,会有一个家庭成员来补位,这个人通常会是孩子。 无论上述哪一种家庭教养模式,孩子都无法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去活,而是按着别人眼中的期待在跋涉。
成年后的他们,一旦从原生家庭抽离,甚至会迷惑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意义,更是没有生存的目标。 生命体这时形成的自体就是假自体,活成了完全没有自尊和感受的讨好体与叛逆体。
为什么要突围原生家庭呢? 01.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真实地看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02.面对童年的事实和影响,勇敢地承认自己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勇敢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03.面对并消除原有的模式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重新获得自己作为成年的自信,不再进行自我惩罚与攻击。 当我们做了突围原生家庭的动作,和原生家庭有了和解,我们自己才能活出真正想要遇见的样子,同时才能为内心的安宁与祥和寻得一片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