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与父母、朋友等熟人的交往,一方面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儿童语言、社会认知等能力的发展。 为了维系这类具有重要价值的人际关系,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是必不可少的。相比陌生人,儿童或许更容易理解熟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即表现出更高的心理理论水平。 例如,他们在看到朋友摔倒时,会知道朋友很疼、很伤心;但若看到陌生人摔倒,可能会觉得对方的姿势很好笑。
前人已经发现儿童能更好地共情熟人,也能更准确识别和理解熟人的情绪,但仍缺少研究探讨人际熟悉度对社会认知的重要方面??心理理论的影响。 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推测熟悉面孔对ToM相关脑区的激活意味着“社会交往准备”,有利于个体在与熟人的互动中更快速、准确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但该推测尚未进行检验。 因此,考察儿童是否会在高熟悉度的社交对象面前表现出更高的心理理论水平,不仅有助于理解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并对验证以往研究中“社会交往准备”的假设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陌生面孔启动,儿童在熟悉面孔启动后会表现出更高的心理理论水平;通过直接操纵儿童心理推理对象的人际熟悉度,也发现了对熟悉面孔的感知会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表现,并且这种促进效应不是因为一般认知水平的提升。 此外,对于熟悉促进心理理论这一现象,影响是否造成这一效应的关键因素很可能不是个体知识,而是社会互动。 虽然个体知识和社会互动都能提升儿童对他人的熟悉度,但只有通过社会互动建立的熟悉度能显著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并提升儿童的社交意愿。 而通过个体知识建立的熟悉度未产生显著影响。接下来的讨论将基于本研究所获结果,结合前人理论与研究,对人际熟悉度对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人际熟悉度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首先,研究考察了儿童在感知到不同人际熟悉度面孔后,表现出的心理理论水平。人际熟悉度作为面孔社会知觉的关键分类线索之一,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近十年来,心理学家发现个体加工面孔的熟悉度时TOM相关脑区会变得活跃,并试图探究该脑区发挥的作用。 但大多研究局限于关注TOM相关脑区对身份识别的作用,鲜有研究聚焦于其对后续社会认知的影响。而心理学一直强调社会知觉会影响社会认知,并且越来越多研究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因此,研究从人际熟悉度角度考察面孔知觉对社会认知的重要方面??心理理论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扩展关于社会知觉影响社会认知的研究,也对解析其中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创新性地采用面孔启动任务,发现儿童作为社会知觉者,在感知到熟悉面孔后会自发地表现出更高的心理理论水平。 实验二首次通过操纵心理理论任务背景中“导演”面孔的熟悉度,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并发现熟悉面孔感知对儿童心理理论的促进不仅表现在正确率上,也体现在反应时上。 尽管前人尚未采用启动范式考察人际熟悉度对心理理论的影响,但已有研究发现成人在回忆与亲密他人相关的一个场景后,会在读眼识心任务中有更好的表现。 同时,研究的结果也印证了神经科学家认为熟悉面孔感知会引起“社会交往准备”并促进心理推理的假设。
其次,实验二结果中人际熟悉度与试次类型的交互作用表明,熟悉面孔确实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理),而非促进语言理解、工作记忆等一般认知过程。 尽管前人尚未考察人际熟悉度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但已有研究发现儿童能比较好地对母亲和朋友的情绪进行解读。情绪理解是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与研究发现熟悉面孔使儿童能更好地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结果也相符。 此外在导演任务中,当儿童面对陌生人比面对熟人时更难克服自我中心并做出合适的社会回应,这表明尽管儿童似乎有能力推理他人心理状态,但只有在社交对象为熟悉对象时,这种推理才能更快速、准确。
而以往心理理论测试中均以陌生人作为心理推理对象,或许低估了儿童在现实交往中的心理理论水平。 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仅仅感知注意就能自动诱发熟悉面孔促进心理理论的过程。之前大量研究发现个体会无意识地、自发地、快速地做出社会评价、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并由此认为社会认知存在自动加工的特性。 研究者们认为社会感知影响社会认知的过程常常是快速、自动、高效,并且可能蕴含着没有意识到的偏好与偏见。研究在面孔熟悉度知觉影响儿童心理理论上发现了相似的自动性。 无论是用面孔启动还是将面孔融入心理理论任务的范式,儿童都仅会对面孔熟悉度进行知觉加工,并未通过获得额外个体信息才使得其在心理理论中有更好表现。
此外,这或许也意味着熟悉的刺激会更快捕获注意并促进社会加工。以往研究表明,社交对象的社会地位和客观熟悉度会影响个体对其的注意状态,未来的行为研究也应探究社交对象的人际熟悉度是否会影响个体的社会注意。 基于以上,研究说明了相比陌生人,儿童在感知到熟人后会表现出更好的心理理论表现,并且这种过程是感知注意后自动发生的。该结论是人际熟悉度对社会认知影响的重要发现。 人际熟悉度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机制 研究首次从个体知识和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了人际熟悉度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机制,并发现熟悉面孔感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关键因素很可能是社会互动而不是个体知识。
在关于人际熟悉度的理论和相关研究中,对他人个体知识的了解和与他人进行的社会互动常常被认为是提升人际熟悉度和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但少有理论框架将社会互动纳入其中。 因此,研究从个体知识和社会互动这两方面考察他们在熟悉面孔感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发展和完善人际熟悉度识别的理论框架,也将社会建构论拓展应用于人际熟悉度的研究领域。 (1)个体知识
个体知识在表征熟悉面孔时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也常常是熟悉度识别理论框架中强调的重要因素。 在研究中,通过让儿童了解他人的个体知识,提升了儿童对这些对象的人际熟悉度,但未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熟悉度与视觉熟悉相比能显著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表现。 以往研究发现,熟悉面孔的视觉输入会自动被转化为概念性表征,并推测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的提取或许能使得个体更好地推理其心理状态和意图。 但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推理他人心理状态所需的线索未必与其之前了解的个体知识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人个体知识的了解则不一定能够促进随后的社会认知表现。 在再认任务中,儿童对了解过个体知识的对象的面孔再认效果反而显著比对视觉熟悉对象的差,这与前人认为个体知识会促进面孔识别的观点不一致。不过以往支持该观点的研究大多将成人作为研究对象,而本研究对象为学龄期儿童。
由于与成人相比,儿童的面孔识别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且加工概念信息的能力尚不如加工知觉信息的能力。 因此,可能当个体知识与面孔同时向儿童呈现时,儿童对面孔的记忆反而会受到干扰,从而使得他们在心理理论任务中对“导演”的身份不敏感,也没有在个体知识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心理理论水平。 此外,儿童并没有对了解过个体知识的对象表现出更强的社交意愿。使用语言描述增加儿童对他人了解的方式通常脱离情景,获取的信息也相对抽象,与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了解他人的方式很不同。
在真实的交流中,人们是在特定互动情境下寻找那些符合他们交流目的的信息,往往能获得更为全面、更有目的性的信息。 也就是说,在实验室情境下获得的基于个体知识的熟悉度,仍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互动增进了解提升的熟悉度有很大差异,也可能因此没有发现通过个体知识建立的熟悉度对儿童心理理论的促进作用。 未来可以尝试给被试提供更丰富、具象的信息,并让他们进行想象,从而创造更具真实感的个体知识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