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经历了过去数月的网课、封控、社交隔离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经历了多面的挑战。随着孩子们陆续重返校园,也需要心理上的重新调整来适应学业、社交等带来的压力,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保持关注和支持是尤为重要的。怎样辨识孩子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 在本期《健康984》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宁夏森海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师 许哲老师做客直播间,来说说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烦恼(二)。 节目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9:00?10:00 本期主持人:张?
开学季心理健康 辨识孩子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 情绪上的变化: 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沮丧,变得暴躁、易怒,容易情绪激动;或情绪脆弱,易哭。不同于一般的不开心或喜怒无常,抑郁障碍表现出来的情绪改变是频繁出现的,或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这样不同于以往的情绪状态中,并且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至少两周还没有明显改善。 行为上的变化: 1. 做事的兴趣和动力下降,不愿说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出门。即使是以往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提不起劲,兴趣索然。 2. 食欲下降,可能出现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有些则表现相反,表现为暴饮暴食。 3. 躺在床上的时间或睡眠时间增加,白天在课堂上也昏昏沉沉;有些则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睡得浅,半夜容易醒,或早醒。 4. 过度沉迷网络:表现出过多的时间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即使影响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如不按时进食、睡觉、没有完成课业也难以控制自己继续沉浸在网络世界中。 生理上的表现: 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胃部不适、消化不良、便秘等。如果检查后排除器官本身存在疾病,需要考虑是否由不良的心理状态引起。 认知上的变化: 相比以往,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悲观、无望感,过度的不适切的自责内疚感。 父母帮助孩子调适心理的小贴士 正确回应: 先倾听而非教导 很多父母可能在孩子表达情绪时着急于想帮助孩子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容易过度着眼于“问题”本身,直接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甚至以成年人的角度对孩子“不成熟”的表现提出批评、否定,然而现实中这样做很容易适得其反。 当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情绪感受时,通常当下最渴望获得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指导意见。他们希望自己的感受被听到、看到、理解到、共情到,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不再孤军奋战,情感上有了承托。所以父母在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持开放的、接纳的态度耐心倾听,回应对听到的内容表示理解,并认可孩子产生这些情绪的合理性,不评判,不阻止他们的表达。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后,如果时机合适,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积极地处理这些情绪,包括可以尝试讨论在情绪背后的想法中有哪些合理之处,又有哪些可以做更积极的调整,有哪些行为应对方式的选择。鼓励孩子去尝试应对,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做一个积极的榜样 父母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维持情绪稳定,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深远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学习父母应对压力和情绪的处理方式。 父母需要先照顾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生活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运动、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避免将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 和孩子一起练习放松技能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呼吸放松、冥想等练习,更好地将注意力锚定在当下,更全然地去体验每个当下的生活,而不过度卷入被担忧、悲观念头充斥的思维世界中。 运动也是非常有效且易行的改善情绪的方法:瑜伽、跑步、散步、骑行、球类等等。有研究显示,20分钟以上有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激活副交感神经,获得血压、心率舒缓,起到生理和精神上的放松效果。 寻求专业帮助 当孩子自己或在父母帮助下已经尝试了自我心理调适,但仍然受到情绪困扰,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学业、社交,建议及时地寻求精神心理的专业帮助。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诊断、心理干预,在必要时介入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