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早 传播研究学者
按所知信息与道理推断,现在的抢救、救助已经是灾后重建的第一部分。尽最大可能地抢救生命,组织和运输救灾物资向灾民发放,以及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等等,都是可以预期实现的。如今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是灾难之后的“心理重建”。
这次地震的死伤人数大概会是二三十万,直接受灾地区却共有1000多万民众,受“灾”人群甚至还必须包括全国(世界我不敢乱说)所有关心灾区、为新闻画面揪心揪肺,为死难同胞肝肠寸断,为亲友处境忧怀万端的人们。他们或许房屋依旧,全家平安,但是他们的心灵同样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这种创伤可能是一年,十年,一辈子,尤其是那些心智还未成熟的儿童。谁来为他们重建心灵的家园?
地震之后八十余小时内,我接到了多少外地亲朋戚友的电话、短信、邮件,力劝我们离开灾区,离开四川。我能理解,他们因为没法拥有切身的感受,只能从电视画面和新闻资讯来想象灾区,那很容易会将他们的灾情想象扩大化,泛化成整个灾区哀鸿遍野、举步维艰的极端场景。从这种意义上说,灾区之外的朋友,所受心理伤害同样不轻。
灾区我们不必谈,那必然是永世难忘的劫余重创,非重灾区如成都呢?有人轻飘飘地说“露宿街头几天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得轻巧,吃根灯草!在政府的反复劝导下,在暴雨的反复浇淋下,在影响市容影响交通甚至影响灾区物资运输的心理压力下,仍然有那么多人坚持不回屋檐下,坚持着既不舒服又不经济的居住方式,这种场面呈现出来巨大心理阴影。
现在四川、全国都有很多的志愿者报名,重灾区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分流到非重灾区,让他们在接受简单的心理辅导培训后,走进社区,走进人群,去聆听一下人们潜藏心底的恐惧与无助?去抚慰一下孩子们莫名所以又无法释怀的创痛?你认为这样的意义堪比去都江堰给灾民发饮食、搭帐篷。
还有那些没有条件来四川当志愿者的人们,捐钱捐血之外,你们依然可以为救灾出力,安慰一下周边的泪眼和戚容,让他们不至于因内心忧积而郁郁寡欢,让他们尽快从悲哀与伤痛中挣脱出来,开始正常的生活。
尤其是明星们(如刘德华)和偶像们(如韩寒),你们的一句安慰能顶别人的多少句!还记得北川一中那些孩子吗?他们靠一句流行歌词“幸福和快乐是结局”坚持到了获救的一刻。难道这还不能让我们明白保护心灵的巨大意义?
5月14日,成都市四家医院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缓解人们特别是儿童在灾后的心理压力”。这是非常好的举措,可以为将来类似的状况借镜。
专家建议的排解焦虑的方法如下(焦虑不见得只来自对自己或家人生命的担忧,新闻画面的刺激,对灾民命运的悲悯,同样可能产生焦虑):1.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表达出来,与朋友一同分担悲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让他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3.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停留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现象,在伤痛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4.有任何心理反应,及时与心理专业人员联系。
我郑重地大声呼吁:心理重建,与家园重建同等重要!
只有从灾难的阴影中挣脱出来,我们才真正说得上战胜了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