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地震灾区心理援助队成员,李富洪老师最近很忙。他前天才从四川灾区回到学校,明天又将赶赴灾区。
“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普遍存在心理恐慌,还有高考来临的学习焦虑……”在李老师写的数千字手记里,记录了他在灾区一周做心理辅导的感受。“我们努力,因为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幸福。”
孩子的情况让人揪心
李富洪老师介绍,他所在的心理援助队5月17日从重庆出发,当天下午6点到达四川绵竹灾区。一下车,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刺鼻气味,车站里稀稀拉拉几个人,有的带着口罩,有的神色沉重地急行而过。
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官员简单交流后,17日晚上7点,李老师所在的心理援助队队员开始对20多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李老师说,孩子们与他们交流时,流露出恐惧、彷徨和不安。“一位同学的家人没有伤亡,却因是否去快倒的危房里找财物而发生激烈争吵。为全家生计考虑的父母坚持要进危房,担心父母安全的他强烈反对这样做。父母挨不过儿子的请求,不再坚持,但他回到学校后,仍很担心家人的安危。”
李老师称,最令他难忘的,是孩子们半夜梦魇时惊恐的叫喊声。有孩子告诉他,震后一直有严重的心理阴影,十分恐慌。读不进去书,总是不断回忆地震发生后的凄惨景象。
让孩子尽可能多说话
“通过与灾区高三学生交流,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大多恐慌、不安,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很焦虑。此时,不宜强求他们集中学习,应为他们寻找正常的宣泄途径,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
“在突发性的灾难面前,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不同,所以生理或心理反应也不同。一般说来,儿童的心理承受力较差。为了尽可能减轻心理创伤,对于年幼的孩子,不必在近期告诉其亲人遇难的消息。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要选择时机,以灵活巧妙的方式告诉孩子实情后。如过孩子有严重应激性心理障碍,要立即联系心理专家。”
李老师表示,从灾区孩子的现状来看,心理援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上面提到的,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尽可能多说话,说出心中的不快和担忧,这是目前心理援助介入最起码的条件之一。”
60名大学生志愿者
心理安抚灾区群众
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2008年05月28日赶往医院,安抚灾区人民的心灵。
据了解,这次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以专家带队,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要力量,由重庆市多所高校师生共同组建。服务队将奔赴重庆市梁平和各大医院,对在渝就学就医的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