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下,生产生活、教育教学乃至情感交流都被网络的触角深刻影响。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愈发普遍,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因此,互联网时代如何进一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成为学校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
秉持差异化理念,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系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心理问题、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等。对此,学校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成长型思维逻辑,构建包括情绪情感支持、认知能力支持和相关关系支持在内的全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如开设用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必修课,用于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用于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心理问题的专题教育课程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坊,让学生在专业指导下学会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技巧,从而增进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重视。
一方面,要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科学性、主动性、趣味性兼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设计开发组织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艺术等其他学科结合,以多样化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此外,还可以面向各班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指导他们明确职责、加强朋辈互助,强化班级学生心理素质。
融合数字化技术,赋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融合数字化技术赋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涉及教育模式转变、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首先,学校可以运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快手、抖音、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优势特点,拓宽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广度、延伸理健康知识的深度;结合网络平台的意见,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地方卫生局等,传播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等;联合新媒体教育机构,共同设计开发包含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调节等模块的微课、慕课,方便学生随时访问和学习。
其次,转变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畅通心理辅导途径。学校应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主动关心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线上教学资源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方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面对面的指导,同时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
最后,开启智能筛查与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学校可以利用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情绪表达、心理测评结果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构建智能筛查与预警系统,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预警信息,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开发基于AI的个性化辅导平台,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为其量身定制心理辅导方案;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知识推送等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求。
打造专业化队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石。学校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技能和水平,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首先,学校应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加强选拔、配备和管理,打造一支多梯队、多层次、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其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其次,学校应加强教师研修,加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每学年面向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活动,通过班主任例会开展专题研讨与交流,构建分层分类的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最后,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室建设,督促教师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工作。比如,学校心理咨询室每日开放,由两位心理教师轮流坐诊,为主动预约的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结果有异常的学生等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联合多元化力量,支持各方携手助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是长期的、持续的、有温度的,学校应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心理支持和帮助。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适当注入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在协同育人、多主体合力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
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心理服务资源。与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医院心理门诊中心等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产品,以及引进更加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干预治疗;与相关数字技术研发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设备,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含量和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力量。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分享学生心理波动情况,以便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搭建家校沟通渠道,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交流平台,转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认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作者:李志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