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山东科技大学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打造数字化心理功能室,提供全天候心理服务。通过数据分析、科技设备体验等方式,既为有心理困扰学生提供专业干预,又为普通学生提供日常关爱,构建全方位心理关爱体系。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智能打击宣泄、VR放松……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山东科技大学最新的心理功能室现状。 从开始仅有“心理沙盘”等简单设备到数字智能设备满满当当的功能室,从最初只能“预约来访”到现在全天候“数字科技”,学校利用科技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让关爱悄悄发生了润物无声的“变身”。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上学期考试不太理想,问题不大,但是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精神紧绷,有什么比较自然的办法帮助他们呢?”5月6日,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赵海嘉向辅导员提出一个疑问。作为班级心理委员,赵海嘉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心理状况。 赵海嘉提出的疑问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淑娜思考的问题??心理工作不仅要面向特殊心理状况学生提供心理抚慰,还应面向“问题不大但也有影响”的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数字化高科技”的“普世关爱”。“大家对心理健康关爱有刻板印象,以前提起来感觉是有心理问题才需要治疗干预。”李淑娜说,“现在我们利用科技化手段,让数据记录分析学生心理,用科技设备提供日常关爱。”这样就做到了既能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干预,又能为普通同学提供日常化的关爱,这是学校利用数字化、科技化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 “2021年,我们重新装修了心理功能室,2023年又建成心理一体化信息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了网络预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靳凯告诉记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近期全面开启了阳光心理设备体验,利用科技化、数字化手段满足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 “要用好数字化手段,首先让数据红线活动起来。”靳凯介绍,学校在每年秋季都会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每一位学生形成一份“心理健康状况报告”,这将成为每位大学生心理关爱的“初始参考”;然后开展全校学生心理普查,筛查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辅导员根据调查情况开展谈心谈话,每个月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成“心理月报”上传至学校心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已经连续五年对心理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我们的心理危机预警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都大为提高。”负责心理数据动态分析的孔恺臻老师说,“这也为学校心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分析得到的每一个数据,都要精准呵护。”李淑娜表示,针对预警数据,学校设置了科技化的体验项目。“把心理服务转化为日常活动,吸引他们来玩,主要是为了消除学生对心理中心的顾虑。”通过阳光心理设备体验活动,让心理服务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车技竞赛”“痛击压力”……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已有1800余名学生参与体验,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心理服务的认识和接受度。 赵海嘉同学作为班级心理委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班里几位精神紧绷的同学报名了心理设备体验项目,通过“VR放松”“智能击打宣泄”找到了久违的身心放松。 这次调解的成功并非偶然,作为班级心理委员,赵海嘉在阳光心理讲堂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训练营、心理设备体验掌握了朋辈心理关爱技能。像他一样的心理干部,还有宿舍观察员和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学校打造了这样从上到下密集分布的心理关爱体系,作为数字化关爱的延伸,弥补没有搜集到的数据空白。 “这种体系的好处在于大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家长直接沟通的压抑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委员组织的活动,去和智能设备互动,疏导压力、缓解焦虑,而同学们在使用设备时产生的行为记录都会汇总到中心的心理健康数据中,定期普查、一生一档,更全面地监测学生心理状态变化,实现关注、预警、干预、跟踪的闭环。”李淑娜介绍。 靳凯说,面对数字化改革新形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科技赋能为驱动,用“新路子”开创“新天地”,探索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数据科技为师生服务,同时做好数据的保密工作,避免贴标签,让心理健康关爱发生质的变化。 万物并秀的时节,赵海嘉想利用自己学到的心理辅导技能,结合学校平台数字化的智能数据分析,带领同学们在墨水湖畔来一场“阳光心理团辅”。在赵海嘉眼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太阳。互相帮助、互相温暖,才能让校园生活生机勃勃。(记者:任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