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资 讯
 
服 务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
   心理在线--您的心灵家园 、成长乐园! 心理咨询预约客服电话:010-62205655、84722258、86868848  
   首页 >> 资讯>> 心理大观 >>心理动态

 

全力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5-03-12 19:30:51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 持续构建完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全力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 要坚持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创新“五育”工作载体,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连日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声,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备受社会关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矛盾冲突的高发期,若未能及时有效疏导和处理,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展成为心理或精神疾病,不仅影响个人学业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严重后果。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着力构建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随着《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受到数智时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抑郁焦虑、网络依赖、社交恐惧等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政府部门的统筹推进下,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多元协同作用,持续构建完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全力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政府要发挥好统领作用。要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统筹推进、多部门协同、家校社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闭环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防治体系,不断优化教育生态。要重点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制度,不遗余力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资源保障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不足、教育设施不全等问题。


家庭要提供好情感支撑。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源泉所在,无论是家庭结构特征、教养方式还是亲子关系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素养,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还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校、社区、医院等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搭建好支持服务平台。


学校要承担好主阵地功能。要坚持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创新“五育”工作载体,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持续构建完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按照“心理课程+课程心理”的思路,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加强心理健康师资和朋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健全“一生一策”心理档案,动态追踪学生心理状态。


社会要创设好环境氛围。社会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要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执法督查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引导社会关注、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污名化、“病耻感”,坚决抵制和打击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网络信息和违法犯罪行为。要发挥好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建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员,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


医院要守护好健康防线。应主动担当起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角色,通过加大心理健康医疗资源投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实施心理健康智能化评估,积极探索构建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管理于一体的专业化、系统化诊疗服务。同时,要坚持医教互促的原则,通过合作共建、定点服务、公益助教等丰富学校教育资源、提升专业技能,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绿色通道”,畅通心理问题青少年转介渠道,提供精准干预治疗支持。(作者 丁小斌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

延伸
阅读


【教育小新看两会?爱问AI答】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DeepSeek: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难点,包括认知、资源、文化和执行等方面。

在资源方面,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数量还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在执行和落实方面,需要更加完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一些家庭也可能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支持能力,无法有效配合学校教育。

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优化和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基础上,通过定期讲座和工作坊,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资源库,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资源支持。家长要通过有效沟通,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心理问题,避免批评和指责,鼓励孩子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帮助,并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组织社区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难点,提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腾讯元宝: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转变、资源投入和专业能力提升等多重挑战。

首先需要纠正“心理问题=软弱”“只有严重症状才需干预”等认知偏差和社会偏见。要提高患者的求助意愿。要进一步解决课程设置和教师培训等问题。家庭支持薄弱和家长角色错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部分家长用惩罚代替疏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需建立多方协同的行动方案。学校要在课程体系革新、师资培养和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跨学科融合、动态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家庭要加固第一道防线。可探索家长教育计划、开展社区工作坊、建立家庭互助小组,鼓励家长分享经验,为家长提供心理测评量表(如PHQ-9抑郁量表)、亲子共读心理学书籍清单等。社会要完善支持系统,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通过社区心理驿站、数字疗法平台等提供公共服务。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某个机构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编织的安全网。这需要政府主导的政策倾斜、教育者的专业觉醒以及公众意识的持续进化。只有学校成为包容的避风港、家庭化作温暖的港湾、社会形成支持的土壤,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内心,有资源获得帮助”。

文章来源:综合自《中国教育报》2025年3月12日第2版、中国教育新闻网

视频来源: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海报设计 马虹霞)、包图网(封面图)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庄元




 

 往期回顾
 
 联系方式
 
预约电话:
010-62205655
咨询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校内
乘车路线: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在积水潭下车换乘810路、826路、47路、626路 、38路到铁狮子坟(北师大东门)下车即是。
公交:乘坐16路、22路、38路、47路、104路、304路、331路、618路、626路、635路、645路、810路、826路、919路、939路、949路到铁狮子坟(北师大东门)下车即是。
 银行账号
 
公司账户

开户名:北京心灵在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北七家支行
账 号:0612000103000018047


个人账户
户 名:张照坤
卡 号:
中行: 6013 8201 0000 8785 118
建行: 6217 0000 1002 4027 180
工行: 6212 2502 0000 6483 380
农行: 6228 4800 1067 6690 315
邮政: 6221 8810 0006 4202 088

| | | | | |
 

网络商标:心灵在线.商标 京ICP备10023055号-3

版权所有: 北京心灵在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9-2099
TEL: 010-62205655 专家热线: 13681586989 E-mail :zzk118@126.com
北京心理咨询地址: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师大校内)   邮编:100875  QQ:982881848
本站关键词: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培训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北师大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