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企业家的五力分析---权力、财力、竞争力、体力、压力
他们面临不惑的四十岁智力固然处于高峰状态体能渐衰又是残酷的现实在四十岁的人生中场上他们将如何走过危机迎来自己人生精神圆熟的下半场
人到中年半杯水
有一则印度寓言说,两人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人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水。”另一个人说:“我还有半杯水没喝。”前者透露的是无奈和苦涩,而后者却满怀希望。
作家董桥说:中年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事实上,人生中场的领导者是高强度的一群,也是最焦虑的一群。通过对成功企业家的五种特质:权力、财力、竞争力、体力、压力的专项调查,我们尝试探寻企业家在40岁门槛上,如何应对自己的人生中场。
财力篇
亿万财富凭什么
代表人物:戴志康、刘汉元、李书福、张跃、李金元
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李书福、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这批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企业家们,都曾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有着独特的财富积累过程。
敢想敢做的一代
李书福9岁时开始做小生意,从废品中提炼金银。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福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作坊式的小厂,替冰箱厂加工小配件。就在同一年,比李书福小一岁的刘汉元也开始不满足于技术员的工作,将家中仅剩的500元钱,投资于试验网箱养鱼,当年秋天就盈利1950元。
与这两位相比,戴志康和张跃有创业的念头要晚许多。与刘汉元同岁的戴志康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着国际金融,一心想着考研究生。做事狂热的张跃,此时正把兴趣点放在文学上。
转眼到了1992年,刘汉元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通威公司由此而来。曾几何时,还沉迷于艺术的张跃也在这一年创立了远大空调集团,要知道这离他靠着无压锅炉专利的转让费,获得第一桶金只有三年时间。
机会至上的一代
1993年,35岁的李金元刚刚注册了天狮经济发展总公司,主营房地产业务,国家的宏观调控却突然来临。再三思量后,李金元放弃了在房地产的所有投资,全身撤退,转向保健品的研发。
同样在那一年,戴志康经历了公司业绩的大起大落,债主临门、公司几近破产。而1992年富岛基金募集的6000万资金,投在杭州房地产上的项目同样陷入半死不活的境地。
不过股票、房地产这两个戴志康看好的行业,他一直没有放弃,只是在等待时机。事实证明,也正是股票和房地产为他赚足了资本。1996年坐庄“苏常柴”,他赚了一个多亿;1998年他以低廉的价格拿到上海浦东大块土地,获得的利润不言自明。
“有时‘红灯’只是暂时的,认准了一个方向,就要缓行等待时机或者绕道而行。”如果李书福不是在1989年,国家实行电冰箱定点生产制时,他放弃了“北极花”品牌,也许他会成为家电生产霸主。李金元如果当时坚持一下,或许他的名号会从“直销巨头”改为“地产大亨”。
点评
40岁,最聚人气财力不等于影响力
就好像拥有财富不一定拥有幸福一样,财力强并不意味着影响力大。
不久前推出的“2004百富人气榜”,如果从年龄上进行划分,前10名里我们看到只有天津家世界集团董事长杜厦超过50岁,而正值“人生中场”的企业家占到一半,分别是刘军、顾雏军、张朝阳、李宁、黄宏生,但是获得前三名的企业家年龄都小于35岁。
从此次“百富人气榜”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个人财富量和他们受关注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概达到0.6-0.7。就像此次活动的主办者之一胡润所说,无形资产时代已经到来,人气榜就是要看哪些人创造了品牌,也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
胡润认为,中国的很多企业家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国内第一代的企业家,而在国外企业家们已经做到第五代、第六代了,有100多年的历史。这可能也正是尽管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力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但与世界级企业家相比,之间差距仍然十分明显的直接原因。
竞争力篇
做自己想做的事
代表人物:王峻涛、冯楚军
“你哪天来吧,我今年四‘张’了,一定要聚一聚,怎么说你也代表了我们那个时代啊。”网蛙原总经理冯楚军大声对着电话那头说,他正把自己生日PARTY的时间地点告诉一个铁哥儿们。40岁,是中场休息。冯楚军这样对记者说,自2004年7月5日他离开网蛙后,他就把自己的精神调到休息状态,思索了足足半年之久,“我指的休息,是在精神层面上。”但冯楚军从未怀疑过自己的竞争力,他似乎对庞大的盗版市场毫不在乎,在他眼里,既然苹果公司的“iTunes”网上音乐店能在盗版率高达98%的美国市场揽钱无数,为什么自己的“TT-MUSIC”不能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
王峻涛,中国电子商务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名头比冯楚军响亮得多,与冯楚军相似的是,他同样是40岁时从头再来。当年从8848黯然出局之后,王峻涛依然没有放弃电子商务,2002年9月,他启动“6688.com”电子商务网站,新公司起名为珠峰伟业。“现在做的是过去想做没有机会做的事,所以过去不能叫失败。”王峻涛不肯承认自己当初的失败。
点评
40岁,方向性危机最多,如何获得选择的自由?
所谓“四十不惑”,说的是40岁往往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阶段,竞争力应该处于最鼎盛的时期。然而竞争激烈的商战,常常会让40岁左右的管理人才遭遇到职业生涯的又一次危机,可以称为继续前进的“方向性危机”。
无论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CEO,还是一个行业里的先驱者,该怎么保持自己无法被取代的竞争力,甚至寻求突破?他们的专业经验、整合资源的能力和学习技能更新的素质,是关键所在。因而在这样的阶段,最容易产生所谓中年改行、转业等种种问题。
冯楚军与王峻涛正是处于该阶段的典型性例子,不过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只有当自身拥有强大的个人竞争力的时候,他才能获得选择的自由。
权力篇
收放之惑
代表人物:孙宏斌、王文京
孙宏斌悠然自得地从顺驰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才40岁出头。“去年他有一半的时间在美国。”顺驰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如何能让自己从权力的巅峰退出,同时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又不失去对于企业的控制?可能是中国众多企业家心中困惑的问题。
而孙宏斌的一句话可能会令你有所启发:“在顺驰,没有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孙解释道:“在顺驰,我们不提管理团队,只说领导团队。我们各个项目负责人的权力都很大,都是真正的领导人。”
然而,有人更愿意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便是一例。对于前度何经华的离职,曾有媒体作过如此评论:“王文京和国内不少创业者一样,对控制权极度看重,尽管对何以礼相待,他也从未真正实现放权,这让何经华始终在公司内外扮演着首席运营官和公司内最高层销售员的角色。”
不管怎样,正像东方财富研究中心董事长杨中川所说:“如果想开了放权还是收权,那就是真正的四十不惑了。”
点评
40岁,幸运的一代怀疑权威
我们曾经作过代际分析,将现在40岁人称为幸运的一代。因为在他们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而这种先天机会上的优势,我们称之为幸运。
人都有获得权力的愿望。但是人们获得权力的方式却是不同的。有人重视原则的力量,会让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团结在你周围;有人看中报酬的力量,认为回报可以影响他人;有人认为知识、信息可以影响他人,这也是一种力量。
我们比较过其中一种力量,叫做合法的力量,或者权威的力量。权威的力量会被今天50岁的人尊崇。但是40岁的人对权威的力量持有怀疑的态度,他们更希望用知识的力量,原则的力量去影响别人。而后面30岁人,我们称为幸福的一代,他们则更产生了反权威倾向。
有研究发现,家长对于儿童犯了错误的态度会影响一个人的权谋。如果一个儿童因为畏惧家长的惩罚,而做出种种避免被惩罚的举动,那么他的权谋训练就会得到增强。反之,儿童做错了事情不会受到严厉批评,那么他会失去锻炼权谋思维的机会。而这种权谋的训练,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压力篇
有阴影才知道阳光
代表人物:胡旭成
多年的职场生涯,胡旭成的角色几次变换:从研究机构的科室主任,到外企的高级经理,再到独当一面的公司老总。最让胡旭成难忘的是1993年,他帮助荷兰国际集团北京基金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时候。当时的胡旭成既没有足够的金融和法律知识,也没有良好的公共关系资源。
一次偶然的谈话给了胡旭成启发,“当你看到自己阴影的时候,朝相反的方向望去,你会发现,那是照着你的一片阳光。别人有的资源和能力,我没有,没关系,我脚踏实地的模仿。”在他看来,人不需要老是纠缠于一时的得失,“那只会捆住自己的手脚。”
点评
40岁,高压症候群学会自我调整
在成王败寇的商业环境里,企业家的压力都很大,决策的压力,完成目标的压力,被下属和家人理解的压力,与他人分享的压力,如此种种。北师大心理系副教授张西超认为,这其中,中年企业家更是高压人群。
如何让生活和工作轻松起来?张西超认为,最重要的是放宽心态,学会自我调整。业余时间多找朋友聊天,多做放松运动,有空再沉下心来读书,都是自我调节的好方法。
体力篇
英雄“气”短时
代表人物:王石、王维嘉、俞渝
“Very Good!”王石举着大拇指,转来转去,逢人就是这句话。众人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一支亮得晃眼的汤勺固定住王石那根脱臼的大拇指。第一次滑雪,他兴奋地滑了2个小时,全然不顾手指受伤。
“不是死在山顶上,就是死在山脚下。”王石滑雪不要命,爬山更不要命。只是,这种境界是疾病催生的。1995年,王石的腰椎上长了个血管瘤,压制左腿神经。一旦血管瘤破裂,可能导致下半身瘫痪。向往雪山的王石决定冒险。
力不从心的一群
两块些微隆起的胸肌,没有啤酒肚,没有赘肉,张朝阳表情清高而忧伤。40岁男人的肉体虽然用力绷紧,已掩饰不住松懈。登珠峰时,他的力不从心已经暴露无遗。
和10年前相比,美通无线总裁王维嘉感到体力已不太一样。以前下午从美国坐飞机,凌晨到北京,可以直接从机场到公司。现在也可以这样做,但一般是睡几个小时再工作。去年爬山,爬了7个小时,但不像过去那么轻松了。
焦虑的一群
肠癌晚期并发肺部感染。王均瑶的所有器官敌不过这十个字。他去世后,富豪们纷纷走向医院做体检。
当当网CEO俞渝曾被医生检查出的“肾上有疑似肿瘤”吓得心惊肉跳,并为此生平第一次看了心理医生。她曾说:“做企业的人都比较容易忘我,在体检前我就曾感到过身体不舒服,当时也不是忙得没时间去做检查,只是天天想着当当的事,把健康抛在了一边。”
高强度的一群
“其实这就是优胜劣汰。”王维嘉说,“和普通人相比,平均来讲,企业家的身体是比较好的。他的体力和能量要高一些。这是一个自然筛选过程。如果小时体弱多病,对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无法胜任,无法面对精神上、时间上的挑战。所以企业家一般都是精力特别旺盛的,不然做不了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