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及其所提供的个人空间,人们的自我暴露不再是一种冒险行为,对于小胜这样对自我暴露深表顾虑的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方式。
他在网络上充分展示了他从少不更事时,就在传统交流中从来未能表现出来的自信。他躲在网络这个理想的保护伞下和他人对话,免受世俗的伤害,不会有人让他感到刺痛心扉的羞耻和自卑。
小胜的网上之旅就像参加一场没完没了的假面舞会,网络上“假面”机制的引入,给予了他很多扮演的自由,他好似打造了一张比“假面舞会”更能把自己隐藏得彻底的面具,然后戴上面具通宵达旦的狂欢。
此外,有研究发现,人们寻求自尊是因为它和人的支配感相关。低自尊的人常感觉到无法控制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难以左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在网络中他们能对暴露的信息进行控制,只让他人了解自己希望别人知道的部分,通过扮演新的自我或控制自我暴露的程度来增强自己的支配感。
网络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复杂的媒体,不同的网络使用者对网络的需要不同,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网络使用行为,而相同的网络服务功能对不同的使用者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网络是“双刃剑”,对于高度社会化、开放自我的个体而言,他们已经拥有了现存很多的社会支持力量,如父母的关爱、朋友的互助等,他们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他们将通过互联网这个交流平台,结识更多的人,扩展自己的人际交流圈。同时,还可以运用互联网的便利来加强他们与其支持网络中他人的联系。因此,此种类型的青少年能够通过互联网使用获得更高的社会卷入,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类似小胜这样的网络使用者,随着其网络使用的放纵,容易长时间停留在网络上寻求心理满足,下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相应增强,以至于演变成过分依赖网络上的虚拟社会支持,抹杀真实的人际处理技巧,使本已微弱的人际关系“雪上加霜”,造成在人际互动中更强的退缩,从而产生消极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网络良性使用的用户,他们在网中寻求的是关系的“拓展”,与寻求“补偿”的网瘾患者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也陷入不同的因果循环中,犹如“富有者更富有,贫穷者更贫穷”的马太效应。
六、悲凉的父亲
古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胜出生贫困之家,但却瞧不起贫穷的父母,片面认为家庭贫穷缘于父母无能,对父母产生鄙视心理。其父母整天辛勤劳作,换回的却是子女的鄙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
小胜来到基地治疗是他父亲送过来的,他父亲身材特别瘦小,生活的负荷过重加之体弱多病,五十来岁的人已经是弓腰驼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很多:瘦削凹陷的脸颊上布满皱纹,头发凌乱地支楞着,眼角无力地耷拉下来。
在与小胜的父亲的交流过程中,他很少抬眼和我对视,微低着头眼光落在面前办公桌的桌沿,间或扫一眼我坐的位置的方向但目光并没最终落到我身上,我能读到他眼神中的戒备和怯生生的感觉。进门未多久,可能是因为有些紧张,他不自然地问我:“我能不能抽烟?”当他大口地抽上烟以后平静了许多,开始倾诉自己的无奈。
劣质的烟味直冲我的鼻腔,可小胜的父亲就是长期抽着这样的烟,而且还经常大口大口地喝着刺鼻的烈酒。
小胜说爸爸醉酒后对他的态度会更糟糕,脾气不能控制的暴躁。小胜的父亲曾经患过严重的胃出血住院治疗,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小胜喊过他“爸爸”,而且表现比平时显得乖巧懂事多了。
不难想像,小胜的父亲在生活的重压面前,酗酒抽烟是自己仅有的一种发泄方式,无论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无论在孩子眼中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软弱无奈,但至少能够权且麻痹自己痛苦的神经。
小胜的父亲认为自己没文化没社会关系,无能无权又无势,已经受够了生活的艰辛,孩子只能考学才有出路。对于社会经济地位偏低的父母而言,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养家糊口,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常常使其在教育孩子方面易急躁、缺乏耐心,对孩子教养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情感表达或支持较少;而且小胜父母因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参与孩子学习,形成良好互动,使孩子对学习的喜爱度也会有负面的影响;另外小胜的父亲本身把贫穷当成是件可耻可悲的事,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孩子自然也找不到自信的理由,转而想极力掩饰自卑,拒绝接受残酷的现实。
小胜经常幻想超群出众,身负重誉或获得某种形式的显赫,为此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甚至于牺牲宝贵的情感。小胜的价值观已经有某种程度被扭曲的趋势,曾说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钱”,钱似乎可以超越一切,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也许他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一有机会便成为唯利是图的自私者,成为未来触犯法律的心理动因。更严重的说,如果被某种情境刺激,犯起罪来也会理直气壮,他们会从犯罪中体会到报复的快感。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中的差异性逐渐增多,人们不得不面对地区发展、社会地位、收入方式及数额的差异性,种种差异造成了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不同。任何一个其他群体的相对多得和自己的相对少得,都会引起相对剥夺感。横向相互攀比的心理易造成内心的不平衡,引发很多父母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的“优秀”能够弥补自己在现实中的一些受挫感。
事实上,父亲在孩子社会性、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他们的孩子处于婴儿期、学前期还是青少年期,父亲的个人心理特征都会给孩子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如果父亲在社会上的生存发展不利,可能有意无意地将个体精神的迷茫和混乱,以及对社会的信仰危机传达给孩子,向孩子灌输怀疑或仇怨等思想,导致孩子既不能正确地悦纳自己又不能友善地宽容别人,去坦然面对挫折,这样极易导致人格方面的障碍。
小胜的父亲在压力面前表现出心理适应困难的一些特点:消极的人生态度、拥有低自尊、较高的抑郁水平和敌对的社会情感。在此情况下,如何能提供给孩子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温情表达呢?
七、超越自卑
小胜因为被哄骗入院,在初期对父亲的情绪反应非常强烈,发了一大堆的牢骚,好像父亲已经伤透了他的心。可是慢慢的他有点想家了,他本身的依赖性很强,加之舍友情绪波动的症状让他感到环境的威胁后,更想回家了。在那一阶段曾多次向我表达要回家的想法,当然他说是因为觉得家里安全,而不是因为想念父母。
谁又能把家庭的安全温暖和对父母的思念分得很清楚呢?这二者之间本没有明显的界限,无论小胜如何不甘心生于这样一个困顿的家庭,但他毕竟在这里享受过爱和温暖。
我引导他重温更多的往事:他回忆起父亲辛苦劳作,尽自己所能支撑这个家;
哥哥很早就出外求学,父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虽然财力有限,但父母宁愿克扣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地去满足他的要求;
父亲经常不给他好脸色,但是偶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他买喜欢的衣服,他是目前家里买衣服买鞋最多的人,每次有好吃的都会给他留着;
他承认自己学习非常不努力,小时候不懂事,还把不用功学习当成反抗父亲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学习不好的一方面原因,结果是让家里往学校交了不少额外的费用,增加了父亲的压力,不得不多找兼职的工作维持家用,使父亲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我问他是否为父亲担心过?
他眼圈一红说,那时候父亲胃出血住院了,看见他病恹恹地躺着,担心父亲的病情加重,心里既害怕又难过。
其实小胜对父亲是一种矛盾的情感,有时候埋怨父亲不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出身,总拿自己和哥哥比较,让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候看见父亲的悲凉苦涩和郁郁寡欢,心里也是一阵辛酸,这也是促发他强烈渴望成为“人上人”的原因之一。
出院前,倔犟的父亲对小胜说:“我一直以来,给你的批评太多,总想拿你哥刺激你,其实你就是你,你有你的优点。”我在一旁鼓励小胜亲自说出??他曾想让我转告他父亲的话:“我一直希望爸爸能给我一些鼓励而不是打击,我已经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还有,希望爸爸以后能让自己参与更多的事,不管家里的什么事情,不要总把我当成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孩。”
为了帮助小胜学习人际交往技巧,他参加了这方面的团体治疗小组。在治疗快要结束时,我给他布置了最后一个任务,把我们的治疗的小组成员放大想像成许许多多的观众,我们都在听小胜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因为他喜欢写作,在治疗中,我给他布置的作业多于别的患者,一是记录自己的偏执观念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另外写一些思想和情感的体验等。
我赞赏他的文笔不错,建议他好好准备一下演讲,而且我也很期待:演讲的文稿,作为离别的礼物送给我成为纪念。我想是因为做了这些铺垫,小胜很认真地对待这次演讲,写了文稿然后又全部背诵下来,面对着大伙起初很紧张,慢慢地他开始找到了感觉。事后他对我说:“当克服了紧张后,便会有些喜欢上所有人都在倾听自己的感觉。”
我也要履行开始的承诺,把他的绘画拿出来,告知其中的含义。一般而言,对于患者我较少向其阐述绘画的含义,只是通过这个投射测验进行诊断的时候较多,针对个别患者也用于治疗。其实画中体现的含义在治疗阶段很多已经讨论过了,不过当初我就向他说明这些,他肯定接受不了。即使同样的言语、同样的话题,在何时表达出来同样至关重要。
小胜回家后,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功课落下太多,如果复读可能高考中榜的希望也不大,所以接着去了一所民办高校上学,学费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哥哥支付的。小胜在电话里说他仍对同学有警惕心理,但不再由于较小的事情而有过度的反应,因而更少经历挫折和愤怒,而且虽然有时对别人的行为感到厌烦,但能够判断和相信对方不一定是怀有恶意的目的。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同样是生于贫困家庭的同胞兄弟,其表现却大相径庭?
是的!每个人的“开花结果”不仅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也和自身成长的力量有密切关系,何况小胜和他哥哥的成长经历,已有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
在小胜和他哥哥身上,体现出穷困学生往往常有的两类不同的精神状态。小胜生性怯弱怨天尤人,把贫穷视为人生的一大耻辱无法接受。而他哥哥学习勤奋、成绩拔尖,把暂时的生活艰辛转化为立志成才的动力。
出生??我们无法选择,能选择的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金钱和阔绰总有消失的一天,取之不尽的是生存的本领和做人的能耐。
也许目前我们一无所有,唯一拥有的就是闪光的理想和勤劳的双手,而未来就在我们的脚下。 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得成就的主要动力。“人类所有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