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最令大人担心,也最需要得到大人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但少男少女微妙的心理变化和特殊的心理体验,的确成了家长和孩子之间难以沟通的“敏感带”,如何去解决和调和因此而产生的矛盾呢?
家长的烦恼数不尽
我在西安打工,跟13岁的儿子长途电话沟通,儿子告诉我有五六个女孩追他,我打趣说很好呀说明你有魅力。我离孩子远,最怕他把心思用在这方面。
儿子上中学时,我看到儿子正跟一女生并肩走。媳妇当时说要干预,担心坠入爱的漩涡,我制止了。孩子即将成人,有了模糊的爱情体验,棘手的问题是让他们懂得自我约束,但对于性不能大胆尝试。
外甥女暑假时对我说,他们学校好多女生晚上溜出去跟男生住,还有人堕胎。我吓了一跳,强作镇静地给她说,花到该开的时节才会芬芳,早开的花既不艳丽也结不出好果实。这阶段的孩子多让人操心呀!
青少年遭受性困扰
记者调查中发现,中学生课外谈论的话题离不开对有好感的异性的评价。初中生之间以老公、老婆相称,是普通不过的事,还有人在网上发帖交流“追女奇招”,上网购买印有《处男证》、《泡妞许可证》之类内容怪异的产品。他们了解性知识的途径多来自于书本和网络,而且“自学的多”,来自学校、家庭的很少。
专家认为,少男少女内心不时掀起一股乐意和异性在一起的冲动,特别是和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单独亲近,或多或少做一些浪漫色彩的春梦,这是健康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世界科教文卫组织医学专家、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富勇教授告诉记者,过去认为15-18岁青春期性成熟,现在一般认定是12-13岁。
省医院心理科心理医师焦文燕介绍说,父母关注的是“我孩子会不会同性恋”,“是不是早恋了”,很少主动问怎么与孩子就性方面问题进行交流。青少年的疑问不仅涉及到性,更多的是人际交往,主要是异性之间交往分寸的把握。孩子隐瞒两性关系不与父母交流,主要跟父母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做到足够的沟通有关。
性教育,这样才完整
中国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大医学部医学人文系主任胡佩诚教授认为,学校性教育应从7岁开始,性教育的理想途径中,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学校,其次是家庭。
有多名家长提到,对“早恋”的孩子不能施以“高压”,有家长认为要灌输责任感,告诫男孩子不要为性而承诺爱,告诉女孩子不要用性换取诺言。在西安市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试点学校,高一年级每周会安排一节专题课,有主持人、记录员,采取零距离互动形式,同学们敞开心扉,以科学健康的态度讨论性、看待性,话题有“收到情书怎么办”、“你心目中的异性是什么样”等。
西安市89中心理健康教师刘炜谈到,青春期感到困惑的有三大问题:学习问题、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更多是异性交往的困惑。至于早恋对学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两个人吊着劲比学习的。个体的自持力也不同,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家长在这一阶段应关心孩子,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暗示,允许他们与异性同学适当接触,还要鼓励广泛与异性同学接触,多学习他人的优点。总而言之,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能棒打鸳鸯,要给出一些底线。她说,青春期性教育,是人格的教育,也是人性、人生、人类的教育。
来自:华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