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心理结构的概念 个性是在个体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即个性就是个体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状况和社会生活条件诸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受自身生理的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也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但是个性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着的心理因素。 个性心理结构是指在个体的个性中,各种心理成分之间既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纵横交错的关系,在多层次、多侧面上的有机构成形式称为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结构由若干心理要素组成。主要包括3个心理要素: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的态度和积极性、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心理成分有需要、动机、信念、社会意识);心理过程(心理成分有认识、情绪、情感、意志和各种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成分有能力、气质、性格)。 以上心理成分在个性心理结构中都会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构成特定个体的心理特性的全貌。 二、个性心理结构的特点 (一)在个性心理结构中,个性倾向起主导作用。个性倾向性代表了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总的态度和积极性。但是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每一种心理成分并非具有相同的功能,其中只有一种心理成分占据统治和主导的地位。显然,“信念”和“理想”是起着本质规定性作用的。 (二)在个性心理结构中,个性倾向性具有整体性。整体性特征反映出个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各种心理成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个体产生综合效应,从而构成完整的内心世界。 (三)个性心理结构具有可变性。个性心理结构所包含的各种心理成分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随时在同外界的信息进行交流和置换。即使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有所改变。这是人类认识水平不断进步的客观心理基础。 (四)个性心理结构具有差异性。个性心理特征中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即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的不同,决定了个性心理结构的差异性。由于每一个体的气质、能力、性格不尽相同,对客观事物的选择和吸收的倾向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个体行为的外化方式、对社会的态度和手段也是有差别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对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素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如食物、衣服、劳动、交往等等。需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的较为稳定的要求。研究表明,需要是个体的活动动力和源泉,它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1.从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看,需要是普遍的、绝对存在着的。需要是有机体对客观存在的不平衡进行的调节和适应机制。众所周知,个体总是处在活动中,即处在不断变化着的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运动中。 2.从需要在个性倾向性中的地位看,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个性倾向性中的重要内容。个性倾向性中的其他成分都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是需要的情绪表现;动机则是与满足需要有关活动的动力,是需要的具体表现;信念是激励个体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意识系统。 (二)需要的分类 人类的各种需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并重叠交叉的。人类的需要是一个整体结构,各种分类仅具有相对的意义。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如进食、睡眠、穿衣、排泄和性等。生理性需要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如果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正常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无法生存,或不能延续后代。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对交往、劳动、友谊、求知、美等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的需要,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道德需要和创造需要等。 3.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5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构成了需要的有序系统。 (1)最低层次的需要是人的生理需要,是一种随生物进化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它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个体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及休息等的需要,是由体内化学或神经中枢所控制。这类需要如不被满足就有生命危险,所以是最强烈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要求安全;希望避免冷、热、毒气、灾害、痛苦等物理条件下的伤害,经济不稳定的威胁(如失业),学习失败的威胁(如考试不及格)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渴望家庭、父母、朋友、同事、上级等对自己表现出的爱护与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爱情等需要。此外人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 (4)尊重的需要。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认和赞赏,并要求在团体中确立自己的相应地位。这类需要可分为两种:第一,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够胜任工作,并注重独立和自由;第二,要求社会给予名誉、地位、权利、赞赏,要求他人对自己的重视和高度的评价。 (5)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展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等,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马斯洛认为,无论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低层次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人的活动的动力,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是当前推动人活动的动力。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满足时,人才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但真正达到自我实现境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还是少数。 四、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是诱因,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是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避它而得到满足时是负诱因。例如,对饥饿的人来说,食物是正诱因,电击是负诱因。动机不能进行直接观察,但可根据个体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加以推断。 动机和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一个人的活动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动机起着主导的作用;有些动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动机与效果之间一般来说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动机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不良的动机会产生消极的结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动机和效果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二)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这种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信息、性欲等的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如交往的需要引起交往动机,成就的需要产生成就动机,权利的需要产生权利动机,以及人的兴趣、爱好等都是社会性动机。 2.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生而具有、以人的本能为基础的动机称为原始动机,一般生理性的动机都是原始动机。通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动机,即后天获得的动机属于习得动机。 3.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的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叫无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存在着,在成人身上也存在着,例如定势的作用人们往往是意识不到的。它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你认为某个学生好,评分时你会不自觉地给他的分比较高;你认为某个学生差,评分时你会不自觉地给他的分比较低,这就是一种思维习惯定势的作用。 4.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动机叫外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
五、情绪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属于心理过程的范畴,表现为心理活动的状态。情绪源于个体的需要,与个性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态度就是对待事物的方式,即个体如何对待事物;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个体主观上感受到自己对事物、对人的态度。 那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爱等等;反之,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恐惧、愤怒及仇恨等等。 (二)情绪的特点 1.情绪具有两极性。由于个体的需要的多样性以及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个体在内外因素刺激下,有时会产生情绪的急剧转化和复杂组合,表现出情绪的两极性特点。如成语中的“转忧为喜”、“悲喜交集”、“悔恨交加”等都较好地表达了情绪的这一特点。 2.情绪具有个体性。情绪带有个体的特点,同样的事物可以引起同样的感觉,但是却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 3.情绪具有情景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情绪是不稳定的。 4.情绪具有低级性。情绪的反映形式比较简单、低级性的本能需求相联系,是个体对客观实现事物的直接反映。 (三)情绪和情感 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比较稳定的态度,它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强烈的社会性质,是高级的心理体验。如爱国之心,反映的是个体对国家、社会的深厚情感。 情绪与情感关系极为密切。日常所谓之感情,实际上就是情绪和情感的总和。情绪是较低级形式的感情,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情绪、情感是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动机之一。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有助于提高劳动、学习和工作效率的主要条件,是保持热情的激励和鼓舞力量;消极的情绪、情感,对实践活动则会产生抑制、不良的影响,如自满、自卑等。消极的情绪对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讨论:犯罪青少年的情绪不成熟的典型表现为: ??遭受刺激便非常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他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刺激就引起激烈的情绪反应。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青少年个体极其容易感情用事,无原则地喜侠好义,并结成团伙。 ??容易产生犯罪激情。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个体表现最为明显,对于外界刺激易于冲动,理智控制能力差。在激情爆发后,往往不顾及后果。 ??情绪具有不稳定性,表现为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情绪变化起伏快,幅度大。青少年的情绪忽高忽低,情绪高昂时,便兴高采烈、神气活现、忘乎所以;情绪低落时,就悲观厌世、愁眉苦脸、意志消沉。这种情绪特点对他们的行为影响极大。 六、意志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独有的,是通过克服困难挫折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常把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 (二)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具有自觉性品质的人,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能独立地判断,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2.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与这种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3.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与这种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怯懦。 4.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与这种品质相反的是任性和执拗。 七、能力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例如,音乐能力需要具备灵敏的听觉分辨能力、音乐的想象力、记忆力和音乐的感染力等心理条件,不具备这些心理条件就难以从事音乐活动。一个人可能不具备顺利完成音乐活动的心理条件,但他可能具备从事美术或其他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美术或其他活动,因而具有美术或其他活动的能力。所以,能力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例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正常发展的智力是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 1,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能力;具备了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一个人不仅具备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给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叫天才。 2.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等。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