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为了向申城教师提供“心理按摩”,帮助老师以更佳状态面对学生和家长,由市教育工会牵头成立的上海市教师心理发展中心将于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届时,除了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外,还将在同济大学和卢湾中学设立两个心理咨询中心,一支约30人的专家队伍已经组建完成。
“虽然大中小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老师们有了烦恼,碍于面子一般不大愿意向同事诉说。”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吉启华曾经在高校工作,他坦言,近年来,有的同事因为科研压力大、晋升机会少、埋首课题而和同事交流较少以致精神压力陡增,甚至引发心理疾病。也有一些学历较高的年轻女教师在婚恋问题上屡屡受挫,也会对情绪造成影响。
而多名本市中小学教师则告诉记者,除了绩效考核、个人发展等因素外,越来越便捷的网络成为他们心理压力新的来源。“现在几乎各班都建立了微信群,便于家校沟通的同时,也让很多老师觉得自己24小时在上班。”一名中心城区的校长说,学校实行了小班化管理,家长对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增加了,不仅希望老师直播孩子在校情况诸如“天气变化应该给孩子穿什么衣服”“包书有什么要求”等很多以前觉得不好意思专门发短信咨询的细碎问题,也动辄就在群里“@”老师。
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党支部书记赵士家认为,为老师建立心理疏通渠道很有必要。好几年前,该校就在全市较早建立了教师“咖啡吧”,辟出一小块空间,辅以温馨的装饰,让教师有了除办公室、教师外的“第三空间”,赵士家觉得这对教师释放压力、激发灵感很有帮助。如今,这一做法在本市不少中小学得到推广。(陆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