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4001619995,这是一个全天候接通的电话号码,它的名字叫“希望24”热线;这是一条生命危机干预热线,它承载着与死亡搏斗的艰巨任务,为自杀、抑郁倾向的人群进行心理疏导;这还是一条“无私的”热线,接线员全部由志愿者担任,提供免费咨询。
目前,这个热线正在我国9个城市不间断响起,今年10月,湖南即将成为全国第10个开通“希望24”热线的地区。生命热线能否干预生命?免费模式如何坚守?
昨晚,在北京“希望24热线”的办公室,接线团团长张弛正试图把一个轻生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张弛:来电话就告诉你,我就在16层楼上,或者说我马上就要走到第16层楼,但他只要还给你打电话,说明他还在延续他的生命。大家都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下跳,是因为那一刻,没有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帮助他把情绪宣泄。
实际上,像这样的情况被定义为7级,也就是“最急迫的危机”。对于北京地区来说,一个月仅仅能接到两三个类似等级的电话,大部分情况属于的4级以下“中轻度危机”。北京执行长海凌说,实践证明,这条热线的确帮助了很多人。
海凌:保守来讲,4级以下的肯定不会在咱们这接完电话这不好的。我们跟踪时间最长的有三个月,就是一个自杀后的女孩子,给我们迷迷糊糊的打电话,醒过来之后,我们一直跟着她,每天4个电话定时打,三个月之后,我们自己是对她有一个心理评估的,就没事儿了。
“希望24”热线,由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心理危机专委会主任林昆辉在上海发起。林昆辉介绍,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人,仅有10%的人接受正规治疗。数据表明,青少年群体、空巢老人、农村地区妇女群体、城市白领群体都是自杀高发人群。
林昆辉:年龄越大,自杀率越高,依照职业来分,高压力的职业团体就特别容易发生(自杀),军人、警察、公务人员,他们都是高压力群体。
林昆辉强调,线上生命干预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且必须遵守职业规范和伦理。
林昆辉:具体进行依照我们所教的诊断危机等级,然后再进行干预或进行降低危机等级的治疗,不做现场援助,现场有个案要跳楼、要自杀,我们不会到现场,因为太危险了,而且我们没有公务人员的身份,现场进行干预的应该是警方的谈判专家。
目前“希望24热线”已经在包括北京、深圳等9个城市和地区设立接线志愿者组织,湖南地区也将于下月开通。近日,300多名新加入的志愿者在长沙开始了培训和考核。工作人员刘恋说,来报名的志愿者80%是老师、医生或司法公安系统的已在职人员,也不乏热心于心理学的爱好者:
刘恋:年龄都比较偏大,主要是各行各业有工作经验的、比较成熟的。像那个老师,老师比较多的就是在高中、大学做心理辅导的老师,是最多的。第二个比例多的就是医生,第三个就是法务工作者,像公安机关的还有司法机关的。
据介绍,接线志愿者的资格门槛是已持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或各大院校心理学系大四年级以上学历,除了要严格按照教材培训考试,以后还会通过常规培训、专家督导等方式保证接线员的专业度。然而,在北京、长沙等一些地区,“希望24”热线是志愿者运营管理,执行人自掏腰包,无盈利公益模式坚守如何维系?
湖南志愿者张志云是龙山县司法局干部,她以后将定时从龙山坐车到长沙来值班接线,往返车程需要十多个小时。每次值班,也是自掏腰包。
张志云:比如说一个月排一次班,或者一个星期轮一次班,我们就要从四面八方赶到长沙来值班,志愿者没有一分钱报酬,全部是自己掏。
在北京积水潭地铁附近的小区内,一套60平米的两居室,是北京“希望24”热线的落脚地。“愿意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减少些许伤痛”,是这里的宣誓词。每个月1万余元的开销支出,全凭执行长海凌自身做心理咨询所得。从值班室的桌椅设备到一瓶矿泉水,都由志愿者自己承担费用,严禁从来访者身上获取利益。
海凌:提供地方,提供所有的运营费用、设备,然后就开始做了。所以你说我是执行长,我更像北京地区的一个供养人。
据了解,上海的“希望24”已经获得了基金会、企业的资金赞助,这为热线生存下去提供了一种模式。海凌说,她也想联系一些企业,无奈宣传力量不够,难以得到重视。对于资金难题,她希望通过咨询创收,来支付热线开支。
海凌:我们这儿有34位二级心理咨询师,还有30多位三级心理咨询师,我们的志愿者全都是心理咨询师。下一步我们想找一个地方,让心理师们通过咨询来产生收入,所有的志愿者都愿意把其中的一部分收入投入到热线中来。
即便目前无钱可赚,但海凌说,最迫切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希望得到政府很多的支持。宣传的不到位,政府的不重视,仍然目前自杀干预热线所面临的问题。
(记者吴?华 姜文婧 实习记者 齐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