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些企业宁愿招在街头发过传单、体验过生活艰辛的中等生,不愿招名校尖子生
新华网济南4月2日电(记者张晓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不符。”曾到技校“回炉”的李达声对记者说。近年来,揣着大学文凭进技校“回炉”的大学生增多。
部分专家认为,大学生“回炉”是一次重新定位、重新接受市场选择的过程,反映的是高校办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如何调整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实现高校与市场“无缝隙”对接?
主动“回炉”
李达声如今是山东一家大型钢铁集团的班组长,月薪五六千元。他对记者说,当初上技校时很无奈,大学毕业就想进大单位,但是高职的文凭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多少分量。“不得已才进了技校。没想到现在不仅收入超过了很多大学同学,在企业也很受重视。”
山东冶金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罗振强说,高职学生到技校后,由于理论基础好,比从高中考进来的技校生有优势。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严善林说:“来我们学校‘回炉’的大学生大多是因为大学阶段学习理论知识多,动手实践能力差,就业困难。”
被动“回炉”
实际上,大多数学生不管愿意不愿意,到用人单位以后要普遍接受一次被动“回炉”。
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要进行“回炉”,少的一两年,多的两三年才能独立适应岗位要求。
浪潮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孙一说,大学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
一些企业干脆改变了自己的选人理念:宁愿招一个在街头发过传单、体验过生活艰辛的中等生,也不愿意招一个所谓的名校尖子生。
黄鸣告诉记者:“我有时碰到一些大学校长,总会不客气地问他们:消费者是我们的客户,谁是你们的客户?你们的产品是学生、是人才,可你们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谁是你们产品的用户,更不关心这些产品质量高不高、好用不好用。”
教育错位?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技工荒”已成为不少企业发展的瓶颈。
黄鸣认为,当前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孙一认为,相对于专业技能不足而言,非智力因素的欠缺是大学生的致命伤。大学生“回炉”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教育目标和市场需求出现了不适应。
专家认为,大学生“回炉”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在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教育乃至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唯分数论”转变到对学生素质综合培养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搭建起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交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