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国每年有287000人死于自杀,2000000人自杀未遂,这也就是说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1500000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其中有135000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一个自杀的人至少要影响到他周围的6个人,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10几年。
自杀的动机是由各种内外因素促发的,抑郁症、感情危机、不堪病痛、药物引发、自责、害怕惩罚、了无生趣等都可能是自杀的原因,当对继续活下去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时就会产生自杀。通常自杀者采取的自杀方式是溺水、煤气、割腕、跳楼、服毒、服用安眠药等,但据自杀未遂者讲,这些方式,每一种都让人感到痛苦不堪,并没有想象中那种解脱的快感。
刘洁 27岁
生活变化得很快,今天你不能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想,但生活确实会发生改变,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
王嫣妮 31岁
自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虽然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曾有过一闪念那种想法,但终究还是没有勇气那样做。我很欣赏一句话:“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Helen 28岁
生不是我能选择的,但是我希望经过一生到我走的时候能以我的意愿结束我的人生,但不是以悲剧的方式,不是因为生活中的一点挫折,而是温情、舒适地死去。如果痛苦地死去,不如痛苦的活着。
杨芳 26岁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完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体验,就像一段旅程一样,既然上了这趟车,就应该一程一程地下去,女人就应该活得坚强、活得宽容、活得平和。
李献云 35岁
自杀的人并不是真正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关心他们,倾听他们,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程夏怡 24岁
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与死的权利,但是我还是认为自杀是一种很大的罪过。
肖娆 28岁
我要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应该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别人更快乐。
黄薛冰 33岁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的8倍,所以千万不要把抑郁当小事,它也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
“我一直认为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时,你就不能选择放弃,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肖娆 28岁 广告公司经理
生日那天,我曾经为自己的生活偷偷流泪。28岁,一个刚刚开始的人生,对我而言却经历了别的女人一辈子都经历不完的事情:辞职回家、离婚、重新创业、离家出走,特别难受的是那种没有着落的孤独感。短短的12个月,不停地搬家,次数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大概有9次吧。
可这些对我来说又能算什么呢?在我心里始终有一种痛苦是无法回忆的,我不想再提起那种切肤的痛楚,试着学会遗忘,但那晦涩的影子却始终留在身体里作祟,我可以忘了它,但永远也忘不了它带给我的痛苦。它陪伴在我的整个童年之中,灰蒙蒙的一片记忆。很长时间这种无名的痛苦在我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种无形的东西会在身体里“住”下来,只感到时常有一种可怕的念头往上冒,让我浑身发抖,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我不敢想它,但自己却不断地把这种念头放大再放大,后来才知道,自己那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长期的精神抑郁让我整个人都变得十分脆弱,一件小事就足以让我躲在书架后面哭上一下午的,那时我很少和别人谈心,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和我交朋友,不关心别人在聊什么,也没有和人交流的兴趣,我从不和别人亲近,甚至连父母都是如此。现在,每当想起那段时间,父亲都会说,“你那时,一年到头也和我们说不了三句完整的话。”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在我12岁那年,不知从哪天开始,我竟然喜欢上了用刀割自己的手。一般的女孩见到血就脸色苍白,我觉得特别可笑,我不是在和她们比谁更勇敢,而是在我看来,流血是一个能让自己放松的方式。拿着刀片在手臂上轻轻一划,看到鲜血从身体里缓缓地流出来,那浓稠的液体让我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没有多久,我就像上瘾似的把自己的手上、胳膊上划得都是口子,这就是我童年面对压力的解决方式。
这一切,我的父母并不完全知晓,在那个心理医生还不普及的年代,没有人告诉我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还好,我的性格中还有坚强,每当危机意识特别执着强烈时,我都会用自己天生中的倔脾气抵抗一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不太爱把痛苦说给别人,总是坚信自己的问题自己是可以处理好的。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可能有点偏执,但我觉得这种倔强也很宝贵,其实也正是这一点才拯救了我的生活。在一个孩子面对生活中无法承担之重时,小小的“驴脾气”让我始终感到希望。我原本没有什么理想,却有一个信念,坚信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苦难过去了,幸福就会光临。可能在我的心灵深处真的有那么一闪念极端的想法,但只是那样一跳而过。我一直认为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时,你就不能选择放弃,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2002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年,生活没有让我白等,我的幸福终于来了。从认识现在的老公那一天开始,我的兴奋有点一发不可收拾。老公坚实的臂膀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我对很多事都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生活中不但有痛苦,更可以有幸福和享受。我学会了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学会了到处交朋友,学会了怎么小鸟依人地全心全意地爱一个人。现在的我,自己经营一个户外广告公司,人真的变成熟,也开朗豁达了许多,不仅是外表更在心里。在几年前还不行,那时心里满是恨和压抑,但现在的我可以,可以轻松坦然地面对,面对自己的过去。过去憎恨的生活我如今可以抱着感激的心情再次重温它,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没有童年时的磨砺,我可能还不会有今天的一切,它让我可以承受很多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让我获得了别人不可能有的自信。我想如果以后有时间,自己会做个心理咨询师,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应该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别人更快乐。
“作为旁观者我无法体会她们的心情,我只能猜测,当时她们应该是感到很绝望或者因为很冲动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杨芳 26岁 编辑
我周围的两个朋友曾经有过自杀经历,作为旁观者我无法体会她们的心情,我只能猜测,当时她们应该是感到很绝望或者因为很冲动才会发生这种事情。很多人搞不清楚自杀行为到底是勇敢还是脆弱的表现,有这种行为好像她们很脆弱,但是真正面对死亡又需要很大的勇气。
上高中时,我的一个同学因为感情的事和父母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从窗户跳了下去。虽然被救活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她失去了记忆,后来虽然记忆慢慢恢复了,但是脑子还是不如从前了,而且肾脏也摔坏了。有一次聊天,她告诉我她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当时会往下跳。我从来不敢问她是否为当初的举动后悔,我知道她当时只是一时冲动。她本来是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女孩,能歌善舞,如果没发生这件事,她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今天的生活应该不是现在的样子。
凌是我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个很有才华的一个女孩,她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幸福的。她和老公的感情很好,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只是我从别人那儿了解到她患有抑郁症。有一次我发现她手腕上缠着一层厚厚的纱布,问她怎么了,她很平静的告诉我她自杀了,割腕,但是没死成。那天她觉得心情坏到了极点,于是就找了一家宾馆,开了一个房间。她自己带去了一瓶酒和一些安眠药。在房间里,她用酒将药吃了下去,然后拿刀在自己的手腕上划开了一个口子,然后她躺在浴缸里睡着了,等她醒来发现手腕上的血凝固了,这是遗传,他们家人都这样。于是她又划了一刀,又睡了过去,等她再一次醒过来,发现血又凝固住了。整件事情极富戏剧性,但是她平静的叙述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我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
在我的观念中,人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完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体验,就像一段旅程一样,既然上了这趟车,就应该一程一程地下去,女人就应该活得坚强、活得宽容、活得平和。
他们都曾是受人瞩目的名人,在别人的眼里,他们的生活是令人称羡的,但是他们也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三毛不但没有向喜爱她的成千上万的读者道别,甚至还在最后写的文章当中,邀请亲爱的朋友,“跳一支舞也是很好的”。她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一生,“我的这一生,丰富、鲜明、坎坷、也幸福,我很满意……现在,我不要了。我有信心,来生的另一种生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结果她真的说到做到了。
陈宝莲终于选择了在她的出生地上海,结束她不足三十年的生命。7月31日,生产后才坐完月子的陈宝莲,从上海市静安区南阳路一幢公寓的24楼跳了下去。
梦露1926年6月1日出生在洛杉矶,原名叫诺玛-琼-贝克。她的父亲身份不明,原来做电影剪辑师的母亲由于有心理问题最终被送到精神病院。诺玛-琼16岁前生活在收养孤儿的家庭、孤儿院和母亲朋友家中,受了不少折磨。之后她一路走红,成了美国人心中的性感女神。1962年8月5日,时年36岁的梦露却死在洛杉矶的家中,验尸报告说她体内含有致命剂量的巴比妥酸盐――一种镇静剂。
1983年的金庸经典大戏《射雕英雄传》曾在香港创下99%的惊人收视率,翁美玲饰演冰雪聪明却又刁蛮任性的黄蓉深深吸引着无数观众,至今射雕仍然广受世界各地影迷的热烈回响,阿翁永远是戏迷心中的理想黄蓉。
阮玲玉,中国早期著名影星,一个美丽的女子,那种美丽是别人学不来的。后因感情问题自杀身亡,死前留言“人言可畏”,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才女,一个对社会感到无奈女子的叹息。
黄薛冰
北大六院主治医师 心理问题专家
抑郁症与自杀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的8倍。有的抑郁患者不但自杀,在自杀前还会杀死自己的亲人,究其原因是担心自己死后亲人痛苦,索性共赴黄泉。比较而言,单身独居、离婚丧偶或者伴有明显身体不适,如严重失眠、全身疼痛的抑郁患者更容易自杀。在抑郁情绪的支配下,他们极度绝望,对生活及治疗都丧失了信心;有的甚至出现自责自罪的妄想,认为自己犯了滔天大罪,从而采取极端手段。
女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都表明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约为2比1。女性容易患抑郁症有生物学和社会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从生物学上讲,男女的基因不一样,生理构造不一样,激素不一样。但女性抑郁患病率高与心理社会关系更密切。女性的成长环境?D?D包括家庭和学校、担当的社会角色、自己及他人对自我的看法、对待问题的反应方式都与男性不同。目前,已经兴起了对女性精神的专门研究,从女性视点出发,分析女性心理及生活环境,治疗手段更有针对性。
都市白领女性可能遭遇的3种抑郁症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白领女性承担着来自家庭、社会及自身的多重压力,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女性抑郁症的特殊性表现在一些特别时期,即月经期、绝经期及生产期,不但与内分泌的变化有关,而且与这些特殊事件对女性心理上的影响有关。主要表现为躯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
1、月经期:有的女性每逢月经来临都会感到头痛、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嗜睡、贪吃或厌食;情绪上则烦躁易怒,为丁点小事大发脾气或无来由的悲观委屈,特别爱哭,什么事情都不想干,生活突然变得毫无乐趣。医学上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或者经前心境不良障碍。一般而言,灰色的情绪从排卵后,即月经中期开始,月经来潮后自动消失。周而复始,每月的表现基本相同。
2、绝经期: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心境障碍。后者主要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容易发怒或者情绪低落。
3、生产期:怀孕分娩对女人来讲是一辈子的大事,对于身体或心理上都是重大的应激事件,适应不良就容易出现抑郁。出于事业的考虑,现在不少女性怀孕后都去做人工流产。根据研究发现,流产后6个月内,不少女性有明显的失落感、内疚自责。而正常分娩后,有四分之一的产妇在产后6周内出现情绪低沉、悲伤哭泣,一般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有的则持续1~2年,称之为“产后抑郁”。更多的产妇,据统计有80%在产后3~5天都会有一过性的烦闷,称为“三天抑郁”或“Baby抑郁”。
需要留心的9个抑郁症状
情绪沮丧,一天中大多如此,持续很多天了。
情绪波动大,一会儿情绪高涨,一会儿低落。
缺乏活力,丧失生存意志。
烦躁易怒。
睡眠无规律,睡得很多或很少。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难以集中精神或是清楚地思考问题。
没有做爱的欲望。
想到死亡。
抑郁症患者,你需要医生的帮助
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的人应该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患病、如何处理。有的人认为情绪低落是自己思想不好,希望通过意志力控制;实际上,这是脑部化学物质失调导致的一种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需要科学治疗。
对于严重抑郁导致自杀的患者,一般都需要住院治疗。在护士的严密看护下,最大限度减少自杀的可能性。同时进行积极的抗抑郁治疗,口服抗抑郁剂一般起效在1周以后,初入院时,为了稳定病人的情绪,往往给与一些安定类药物,帮助病人睡眠。反复自杀或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患者,会接受电疗。电疗无痛苦,起效快,安全,可以消除患者顽固的自杀意念,在国外得到普遍应用。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
李献云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研究科主任,自杀问题研究专家
“自杀”行为不应该用“道德”去评价它
虽然我是名医生,但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自杀是一件让我伤心的事。其实在生活中,人们离自杀并不遥远,有过自杀念头的人更不在少数,而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自杀数据显示,中国是唯一一个女性自杀比率超过男性的国家。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我国的女性自杀率却比男性高出26%。对于都市白领女性中由于工作压力大,可能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人际纠纷,或者她有精神和心理的障碍,假如他有抑郁症的话,特别容易出现自杀的行为。
发现征兆――谁最有可能自杀?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每个人都可能有不敢面对的困难和不能承受的问题,虽然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测自杀的发生,但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就应该特别引起他的家人和朋友的警觉:
心情抑郁或忧郁
近期,特别是最近几天,有严重的负面生活事件
近一个月来生活质量很差
既往有过自杀的行为出现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自杀预防――他们需要你的帮忙
你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注意千万不要激化矛盾,你可以询问你的朋友有没有要自杀的想法,别担心这会促使他们做傻事,其实这是可以挽救一个人生命的最简单的办法。
你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要阻止他们想哭的做法,宣泄在此时显得尤其重要,你要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别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你应该:听见他们有危机语言出现时,千万要引起你的重视,要相信他们说的话,认真对待是你应该做到的。
你不要:如果你的朋友在你面前出现自杀的征兆,而且他要你为他预计自杀的行为保密时,你可千万别答应。
你需要:让他相信有人在帮助他解决困难,并鼓励他寻求人生的有效出路。
你行动: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看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关于自杀的3个有害想法
错误想法一:人在选择自杀之前,心里状态是极度快乐的?
这是一个谬误,根据中心的调查,自杀者在自杀之前是相当痛苦的,这时的人会在心里有两种相反的念头,除了死亡,他还要生存。这种心理状态会让他特别焦躁和痛苦,那种滋味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其实人都希望能活下去,只是有那么大的难题摆在面前,他感到无所适从,如果这时能有人跟他谈谈,问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可能他就会活下去,把问题说出来,或者让他大哭一场。等到他平静了再和他一起分析问题,帮他找出一条路,其实选择自杀只是他一时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并不知道还有一种办法比自杀要好得多。
错误想法二:自杀是个人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
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每个人没有权利选择生,但他有权选择死。”其实这些人对自杀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一点都不了解。似乎这个问题在人权的角度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很多人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这并不是在他很理智的情况下的行为,人在极度抑郁或在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面前,容易丧失本来的理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这时出现一个足够大的外力(比如:家人的安慰、朋友的劝解),都可能使自杀者突然清醒过来,这种对自杀的干预是值得肯定的。
错误想法三:一般人不会有自杀的念头?
很多人认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的念头,但是国外的研究显示,30%――50%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的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有发展成真正的自杀行为的,但在人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时候,自杀念头就有可能转化成自杀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