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广州2月11日电 (特派记者 余璐)“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心理亚健康等高发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已越来越成为危害社会公共健康的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今天,省人大代表王真真提交建议,希望政府能将相关心理治疗收费项目纳入医保体系。
王真真代表在建议中列举了一连串的数据:截至2014年9月30日24时,广东全省登记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487079人,占120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估算总数的40.6%。但是,目前现行医保体系中,精神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项目均为丙类诊疗项目,参保人员使用丙类诊疗项目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结算。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考虑当前社会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精神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保障体系,解决患者后顾之忧。”王真真代表认为,这将有利于促进本地居民心理健康,防止社会问题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精神心理疾病病程,增强治疗效果、节约开支,并确保重症精神病患者得到系统治疗,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