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消极、放纵的青春四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曾用自己的感悟诠释过青春的价值:“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事实上,并非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保尔一样的青春感悟,许多人四年生活的关键词就是娱乐、消极、放纵……
山西大学学生小非想到过找工作难,但没想到会这么难。半年来,小非已经数不清赶过多少场招聘会,记不得投过多少份简历了,可除了接到屈指可数的几次面试机会,多数都泥牛入海。毕业日益临近,小非开始反思就业为什么这么难。
与大多数人一样,小非一开始也归咎于客观原因,诸如大学盲目扩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等等。然而,一次面试时,用人单位毫不留情地以他两门专业课不及格为由,将他拒之门外的经历提醒他,更多的原因需要从自身找。他认识到,大学没学到东西,是他求职失败的最大根源。
上网、看电影、谈恋爱、睡懒觉、逃课,这5个关键词概括了小非的大学生活。他说,一个学期中也就期末考试前学习一阵。且这段时间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减:大一用一个月的时间复习考试,大二用两个星期,大三一个星期,到了大四则干脆头一天晚上临时抱抱佛脚。其余时间,日子过得轻松、自由、安逸、悠闲,“像是一段悠长的假期”。他自嘲说现在有点“不学无术”,专业知识薄弱、没有独立研发能力、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这样水平的我,找不到工作正常,找到才奇怪呢。”
记者在长春、太原、北京、大连、郑州等地的高校调查发现,“小非”不在少数,吃喝玩乐加上蜻蜓点水般的学习已经贯穿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高校所处环境特殊,因而他们的生活堪称家长、老师、社会的“三不管区域”,结果导致自身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求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在校园网内的论坛上发帖,称为“堕落的大学生活忏悔”,跟帖者众多。
记者发现,大四毕业生的“忏悔”并没有让低年级学生警醒。记者近日到吉林一重点高校新闻系大三学生的寝室,发现室内一片狼藉:地面上横七竖八的空酒瓶、随处可见的瓜子皮、两张写字台拼成的“麻将桌”和已被摸得失去光泽的麻将、书架上已蒙着厚厚一层尘土的教材、尚未关闭的电脑上显示着网络游戏、浑浊的空气中两个人正卧在床上打鼾……据了解,这不过是他们大学生活中一个“普通”的上午。
宿舍同学告诉记者,寝室这3人是标准的大洋彼岸作息,白天睡大觉,晚上打游戏,吃饭叫外卖,考试靠突击,上课次数屈指可数,一学期下来老师都认不全。但他也说这3人的生活是大学生中较为极端的一种,他们平时很少谈将来的工作,说“才大三,还不急吧”。
模糊的未来定位 影响了现实四年的判断
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曾随机抽取了294名本校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有清晰的职业定位、长期生涯规划的学生几乎没有,27%的学生表示走一步算一步,没有未来的方向。
很多遭遇就业门槛的毕业生通过回溯自己四年来的记忆发现,自己从一名积极向上的学生转变为校园寄生虫是经历了一个复杂心理转变过程的,但归根结底是他们对未来职业欠缺清晰理性的定位。太原师范学院学生菅志伟认为,部分大学生无心向学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而缺乏动力则是对将来感到迷茫的结果。换句话说,目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职场所知甚少,不知道毕业后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导致缺少学习、奋斗的目标。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韩伟指出,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多数大学职业意识教育的缺位是重要原因。他举例说,太原师范学院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班主任的自身经验,而班主任大多没有教师外的职业经历。因此,“纸上谈兵”的效果并不明显。
长春税务学院毕业生姜琦坦言:“生活是立体的,并不仅由某个点或面组成,我们没理由给自己定死一个方向,应该各方面都尝试、体会。我坚持认为大学生活应该不只要学习,还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从小学学到高中,先后参加了很摧残的中考和高考,难道还没学够吗?所以我尝试着使自己在每个方面都能有所表现,但实际生活中的有些事不是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生的,正是因为这种当初看起来很多元但实际很矛盾的定位,使我到现在还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职业目标应“内外兼修”,避免光阴虚度
记者在已参加工作的06届毕业生中作过一次随机采访,记者发现,就业较理想的人大多是大学生活积极主动,勤奋好学。而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则相反,大多是在大学期间自我管理能力差,没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上。
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吕丽华认为:“所思与所行向来相互影响,因此一个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就业前景。”她认为,近年就业难确实有大学扩招等客观原因,但就个人而言,大学4年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4年坚持学习的学生多半有好出路,而以“混日子”为生活“主题”的学生,则多半会遭遇“就业梗阻”
大学期间不扎实学习的恶果显而易见。去年进入太原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范磊明说,大学期间他虽是系里有名的“大玩家”,但靠些小聪明还是找了份好工作,他一度为此沾沾自喜。后来才发现,大学里不学习的后果,不仅是成绩不好那么简单,最要命的是养成了一种懒惰、不爱学习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工作近一年,他还是没调整过来,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业绩。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韩伟说: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造成社会大环境显得浮躁,加上中小学教育错轨、大学教育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体系,使得长期被“圈养”的学生一旦进入自由的大学校园后便迅速与浮躁的社会风气形成正面接触,导致一部分人生活混乱、无心学习,这种现象需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
山西艾迪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复说,他招聘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成绩好的学生,曾有学生对此提出异议。但他的用人标准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吃苦和敬业精神,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具备这些素质,但成绩不好的学生具备这些素质的概率肯定低于前者。
吕丽华告诉记者:“十年寒窗苦是每个大学生入校之前的必经之路,没有人愿意轻易将这一成果荒废掉,因此建议在校学生一定要摆正心态,矫正‘找工作是大四的事’的错误观念,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应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为此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学校应该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灌输职业意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提供其他就业信息等多种途径达到帮助学生就业的目的。”
如今在郑州一家外企就业的郑州大学2006届毕业生黄晋威告诉记者,自己初入大学的那一年感觉很迷茫,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几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尤其是觉得自己平时在课堂学的东西根本不具有实用价值。“我想,这是如今许多大学生都经历过的阶段吧。”他说。
黄晋威说:“大二那年的寒假,我找了一家广告公司实习,接触了许多‘过来人’,才真正发现自己欠缺什么,也发现了大学四年的时间和空间价值所在。四年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是绝不限制在书本和课堂,只有不断地将在校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成功之路,我也希望在校大学生们能把目光放远放宽。”
韩伟也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应做到“内外兼修”,除了学生自己摆正心态积极地增加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储备外,校方也应在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相关辅导,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灌输职业意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提供其他就业信息等多种途径达到帮助学生就业的目的,不要过度放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免导致人才沦为“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