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期间,金华日报报记者对金华市部分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被调查的教师中至少有70%认为当老师不容易,工作压力较大,主要来自于学生成绩的压力、家长期望值过高、学校中激烈的竞争氛围等几个方面;近一半的老师反映存在职业倦怠心理,甚至有老师提出想提前退休。
在金华市教科所开通的学校心理阳光热线中,除了学生、家长的咨询、倾诉外,也接到了一些老师来电,反映身心处在亚健康状态,希望能够得到心理解压。
金华市北苑小学将每月的15日作为教师的倾诉日,面向全体教师开放,教师可以通过QQ、博客、电话、邮件等各种方式,向学校领导进行倾诉。校长施益新说,此举的目的就是让老师们可以将工作上、生活中的困惑、难处、想法都说出来,让学校来分担,以此为教师减压。
教学、管理双重任务
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在金华市区某初中初三年级任教的李老师,连着好几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深受家长信任的同时也时刻感到压力很大。李老师在学校担任教学和管理双重任务,不但要抓学生的成绩,而且还要处理学校的不少行政事务,李老师的孩子也正值青春期,对自己的孩子常常觉得没有时间交流,而孩子也觉得母亲和他说起话来像训学生一样。
“从早上7点半到校开始,自己的脚步总是匆匆忙忙的,基本没有慢慢走过路,这样的工作状态能不觉得累吗?”李老师说,有一次学校开会,对初三年级老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她回家后,就感觉头疼眩晕,晚上出现了失眠的症状。
学校心理阳光热线的心理咨询师认为,李老师将学生成败完全归因到自己身上,是一种不够理性的认知,这势必在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教师应该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同时,在和自己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转换角色,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
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我想退休了。”金华市区一小学的张老师在博客中写下了这样的感言。毕业于知名大学,又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当时张老师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了教育行业,希望能在学校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可是在现实工作中张老师发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忙碌的,同时也是琐碎的。她每天每月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处理一些学生、家长的事情。
现在,很多家长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对老师的教育方法不以为然。“孩子没有做作业,他认为无所谓;孩子与同学发生纠纷,他总认为自家孩子对。”这也让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有一段时间,张老师上课没有精神,好几次上课都迟到,在学校都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虽然很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可张老师说很难完全避免。
心理咨询师认为,张老师的这些情况是职业倦怠的表现之一,老师也需要设定正确的价值观。张老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自己的教学意图能够快速而明显地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而学生具有差异性,其智力、心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比例,很难一时证明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教师应主动在教学中找一些乐趣,寻找教育教学的价值和幸福感。
“80后”教“90后”
还需进行角色转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不少老师是“80后”的一代,自己就是独生子女,一时间很难完成从“被照顾者”到“照顾人”的角色转换,也不知道如何与“90后”的孩子们交流。在面对“90后”孩子的家长提出的一些要求和看法时,也很难进行沟通。于是,就有了“80后”的老师提出辞职,主动丢掉“铁饭碗”。
“现在的学生家长期望值都很高,到最后,各种各样的要求全都落到了老师头上。”今年刚辞职的刘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家长要求外,学校各种检查,各项比赛,全都落实到班主任。几乎每周都有活动,有些活动需要反复排练,学生辛苦,老师更是不堪重负。”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刘老师常常是放学后还要忙到晚上八九点。
金华市教育局教育工会主席蒋相忠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师。学校要给老师松绑,要让老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放出来,不能只看学生的分数。老师也应该调整心态,愉悦地接受工作,避免烦躁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