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会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殊不知这样的生活环境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人际交往上的困惑和障碍。本报联合团市委在今年暑假期间举办了百场公益夏令营,活动的同时还对参加夏令营的1000多名来自城市低保家庭、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以及留守在农村的孩子进行了心理状况的调查,南京团市委昨天公布了调查结果。
家庭困难影响孩子心情
[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在和家境比自己好的同学一起时,34.9%的儿童感到快乐,57.9%的儿童感到一般,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只有6.7%的儿童感到孤独和自卑。
此外,问卷还了解了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47.3%的孩子选择“学习用功了,成绩仍没有明显进步”这一选项,还有29.8%的孩子认为“父母每天很辛苦,家庭经济状况却没有明显改善”让他们最不开心,另外20.7%的孩子觉得“平常不能和老师、同学们很好地沟通、交流”是最不开心的事情。
[分析]虽然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是健康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孩子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过分敏感带来的社交障碍、孤独感和自卑心理等,有的羡慕别人优越的家境,容易在攀比中产生嫉妒心理,有的和比自己家境好的孩子在一起就会感到孤独自卑。
孩子寄养不善交往
[数据]在夏令营中,74%的孩子觉得和同学相处愉快,23.5%的孩子认为同伴交往感觉一般,只有0.8%的孩子和同学相处“不愉快”;在和父母亲的交流中,觉得一般的占50.5%,觉得很好的有43.4%,回答不交流的有5.6%。
[分析]调查中发现,家庭居住情况是影响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和家境比自己好的同学在一起时,感到孤独和自卑的,在和父母同住的孩子中只占4.5%,和爷爷奶奶住的孩子中占13.2%,和亲戚住的孩子中占16.7%,而在只和父母中的一个同住的孩子中比例最高,达到17.0%。由此可见,家庭是否完整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较少羡慕别人,幸福感较高,较少感到孤独自卑,而离异家庭和夫妻长期分居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孤独和自卑。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环节如果缺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显著的不良影响。由于缺乏亲子交流这一重要环节,因此容易产生人际交往上的困惑与障碍。
专家建议加强社区作用
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陈如认为,针对困难儿童的需要,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家长更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良好言行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他们知道贫穷与残疾并不可耻,帮助孩子树立生活信心。学校的老师也应时时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陈如特别强调社区的作用,他认为,社区可以发挥地域管理优势,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为这些困难儿童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平时多组织活动,帮助这些困难儿童走出自我的封闭世界,与更多人交流,并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